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刚与柔”导写及范文.docxVIP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刚与柔”导写及范文.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刚与柔”导写及范文

【原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聃的老师常枞病重,老聃前去看望,请求留下教诲。常枞张开嘴问道:“我的舌头还在吗”老聃说:“当然还在。”常枞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老聃说:“早就没有了。”常枞又问:“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老聃回答:“舌头存在,因为它是柔软的。牙齿不存在,因为它是刚硬的。”常枞说:“是这样的。世上之理已尽在其中了,我还有什么可以再教导你的呢?”

以上材料谈到了“刚与柔”的话题,对于这一话题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审题及结构思维导图】

该作文的立意大致有两种,一个是“柔能胜刚/以柔克刚”,一个是“刚柔并济”,两种立意都体现了刚与柔的关系,且贴合材料。但后者更具有思辨性,因此为最佳立意。本次下水作文即以“刚柔并济”为中心论点,采用结构一的样式进行谋篇。

【给核心概念下定义方法图解】

如何对核心概念下定义呢?以“柔”为例:可从正反(褒贬)两个角度入手,给“柔”组词或找可替换、可分解的近义词,再对这些词语进行辨析,并联系现实,从生活、历史、时代中找出匹配的实例。“刚”也同理,“刚”=“刚勇”“刚直”“刚强不屈”,也可以从反面解读为“刚猛”“鲁莽”“好胜”等。

(第一稿,限时50分钟手写)

刚柔并济,不朽之道

①壁立干仞,在流瀑的冲转中不免崖裂石销;苍木横天、在姚好的撼动中也最终叶枯根摇。刚强诚然难摧,但柔软,有时或如利刃,无往不利,摧朽拉枯。而刚柔并济,张驰相和,更是长久之道。(紧扣材料说明“柔胜于刚”,并提出“刚柔并济”才是更高级的处世之道)

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刚强是处涸辙、入蹭蹬时必不可少的品质和气性。它能给予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气概,让人不自堕不自馁,不甘于平庸和寥落。然而,过刚易折,若处处争强好胜则不啻于心怀雷霆,那刚强便成了戾气,梦想便成了欲壑,最终焚烧或埋葬了自己。而当刚强成了鲁莽或冲动的代名词时,向前一步,便万劫不复,风必摧之了。(说明“刚”的价值和“过刚”的弊端)

③因此,刚硬的牙齿终会脱落摇晃,而柔软的舌头则更不易朽。“刚”尚需“柔”来调和。老庄都喜欢以水譬喻,儒家亦然。天下莫柔于水,然而水利万物而不争,所以滔滔不绝,悠悠不尽。“柔”恰如水,是一种者看似赢弱无骨,实则虚怀若谷的品性。(以水为喻,点出“柔”的实质)

④“柔”是一种似退实进的澄明智慧。将相相和则天下安,因此,蔺相如在挑衅和诽谤中能泰然处之,不刚不怒,而是尽力回避,看似柔弱退让,实则以柔克刚,用和善的气度,谦逊的人格打动廉颇,也保全了体面,捍卫了家国。这便“柔”的力量。唐太宗“纵囚归家”而终得囚犯守信伏法,洗心革面,这是以“柔”来化解邪佞、怨怒的“刚猛”,德泽被于人,而声名传于世。“柔”可见充满着澄明的智慧,又浸润着胸襟的底气与心灵的芬芳,比一味刚勇更耐人寻味。(举例论证,阐明“柔”的价值)

⑤当然,这里所说的“柔”并非毫无底线与策略的退让,毫无原则和勇气的妥协,而是审时度势,以退为进,用更丰厚的善意和柔软的内心去化解干戈。因此,柔软而不失果敢,刚勇而不失智慧,才是为人治世应有的定位和姿态。刚柔相济,于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功夫,于急风暴雨中立得住,方见脚跟。(引入“虚拟论敌”,对“柔”可能存在的问题作补充说明,由此阐释“刚柔相济”的必要性和意义)

⑥方今乃大争之世,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吾辈青年,当以果敢的勇气、明亮的担当和锋利的才干挺身而出,躬身入局,又亦宜有审时度势的智识、发心善意的柔软和济世化人的悲悯,共情他人,和谐万物。凤翔九天,亦能看见地上的蝼蚁,听得到远方的哭声。青年亦然,国家亦然。在国际的局势中既要有中流砥柱、不容侵犯的刚勇,又要有水利万物的胸襟和为而不持的柔软。刚柔相济,这才是大格局,大气象。(联系现实,从个体和国家的角度谈“刚柔相济”的意义,用词精准,意旨深远)

⑦于花繁柳密处,拨云见日,这是“柔”的力量。于风急雨骤时,岿然如松,这是“刚”的筋骨。刚柔并济,如云山屹立,如长河浩荡,终得功业不朽!(作总结和呼吁,富于文采和气势)

陈杰老师说:这篇作文,是在拟真的环境、紧张的心态下,限时50分钟完成的。经历过考场的“炼狱”,才直观感受写作的困境,真切体会学生的压力。这篇限时作文,虽然不乏思想和文采,却并不比训练有素的学生写得高明、典范,相反还存在一些硬伤。而谋篇和逻辑上的问题有:一是论证事例不够丰富,二是对“柔”意义的论述过多,喧宾夺主;三是没采用分论点结构,如果放考场评阅,得分必然不高。

修改方法:把第5段调到第4段,把原第5段的段旨句改为“刚柔并济”,蔺相如、唐太宗这两则事例作为“刚柔并济”的论据来叙议,逻辑和结构都会谨严很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