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1、归纳“类、固、致、易”等实词的多义性和“且、而”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寓言体传记的特征,学习由事入理的论述过程,以及对比、映衬的表现手法。

3、了解“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教法:学案引导、问题设置、思维导图

学法:学案预习、小组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由事入理,联系实际探究顺天致性的道理。

2.理解柳宗元的悲悯情怀,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

【学习重点】

1.归纳本文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现象。

2.理清文章由事及理的论述过程。

【学习难点】

1.由事入理,联系实际探究顺天致性的道理

2.理解柳宗元的悲悯情怀,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文言字词释疑

通假字、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其、以、则、本、性)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等)

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及默写

三、文本内容赏析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然而作者仅仅是为人立传吗?文中哪句话揭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明确:传其事以为官戒

“其”指的是谁?“事”又是何事?作为什么官戒?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1、察其事——探植木之性

讨论:郭橐驼种树的秘诀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阅读课文,讨论并用在原文中勾画、做批注。

郭橐驼

他植者

种树方法

种后态度

结果

原因分析

写作方法:对比

总结:原来,郭橐驼种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秘诀,“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顺天致性,为所当为,有所不为。

2、为官戒——探养民之术

讨论:作者说他问“养树术”,得“养人术”,种树与官理有何相似之处?郭橐驼如何描述官吏?官吏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讨论并用在原文中勾画、做批注。

描述

他植者

官吏

行为描述

结果

相似之处

结论

写作方法:类比

3.作者得出的“养人术”是什么?

明确:顺民之性以养民。要了解百姓,知道他们真正的需求,做好官府该做的事,不要朝令夕改,繁政扰民,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4.从一个生活中的人和事,作者提炼出了“养人术”。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宗旨是“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社会功用。显然,柳宗元写作的目的不是空谈道理,而是“传其事以为官戒”,为什么要“以为官戒”呢?联系当时的背景思考并回答。

背景:中唐时期,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衰落,老百姓民不聊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唐王朝急需休养生息的政策来重振国力,老百姓也需要宽松的政治统治以求安居乐业。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承平之世。

四、拓展迁移——以子之道,移之他理,可乎?

柳宗元从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事例中得出做官的道理:要顺民之天以养其民。你能否将这个道理推及到其他方面?例如教育、人与自然、社会现实、政治历史等。讨论并分享。

五、文如其人——悲悯情怀

阅读相关链接,探讨为什么柳宗元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相关链接:

=1\*GB3①柳宗元出身世家大族,后来家道中落。柳宗元才名早著,21岁就中了进士。为官后深入了解了很多朝政腐败的黑暗面,立志要肃清朝政,于是参加了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33岁被贬永州,十年后又被贬到柳州,人生中最能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就断送在了穷山恶水之间,年仅47岁,就抑郁而终,客死柳州。

长安为官时期:参与永贞革新,《种树郭橐驼传》除此之外:

=2\*GB3②贬官永州,他写下了《捕蛇者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刻画了悍吏扰民的形象,发出了“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的感叹,

=3\*GB3③贬官柳州,即使被贬柳州穷山恶水之地,也不忘改革弊端,兴办教育: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柳子厚墓志铭》

他所做的这一切,源于一个儒者对民生的关切和对社会的担当,更源于一个人对生命的尊重!学习这篇文章,不仅学写作的方法,学顺天致

文档评论(0)

151****0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