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二数学8年级下册 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1.1 等腰三角形 同步检测(含答案).docx

北师大初二数学8年级下册 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1.1 等腰三角形 同步检测(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8页)

1.1等腰三角形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共5小题;共25分)

1.若正三角形ABC的两条角平分线BD和CE交于点I,则∠BIC等于??

A.60° B.90° C.120°

2.如图,点D,E,F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各边上的点,且AD=BE=CF,则△DEF的形状是??

A.等边三角形 B.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不等边三角形

3.如图,点B是线段AC的中点,过点C的直线与AC成60°的角,在直线上取一点P,使∠APB=30°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4.如图,点E是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C上的点,∠1=∠2,BE=CD,则对△ADE的形状最准确的判断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不等边三角形 D.不能确定形状

5.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35分)

6.如图,已知∠AOB=60°,点P在边OA上,OP=12,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2,则OM=

7.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为边向内作等边三角形ABD,连接DC,以D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DCE,B,E在C,D的同侧,若AB=2,则BE=?

8.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点E,F是AD上的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9.如图,将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ABC沿着BA方向平移,使点B?与点A重合,则BC?的长为?.

10.如图,点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和正三角形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五个结论:

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

其中恒成立的结论有?.(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11.如图,在△ABC中,分别以AC,B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CD和等边三角形BCE,连接AE,BD交于点O,则∠AOB的度数为?.

12.如图,已知直线l1∥l2,将等边三角形如图放置,若∠α=40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60分)

13.一个直角三角形房梁如图所示,其中BC⊥AC,∠BAC=30°,AB=10?m,CB1⊥AB,B1

14.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C上取中点D,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CD.

求证:BD=DE.

15.如图(1),△ABC中,AB=AC,∠B,∠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EF∥BC交AB,AC于点E,

(1)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猜想:EF与BE,C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AB≠AC,其他条件不变,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分别指出它们.在第(1)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

(3)如图(3),若△ABC中∠B的平分线BO与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O交于点O,过点O作OE∥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这时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EF与BE,

1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0,3,点C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点C在x轴上移时,始终保持△ACP是等边三角形.当点C移动到点O时,得到等边三角形AOB(此时点P与点B重合).

(1)点C在移动的过程中,当等边三角形ACP的顶点P在第三象限时(如图所示),求证:△AOC≌

(2)求点C在x轴上移动时,点P所在函数图象的解析式.

答案

第一部分

1.C

2.A

3.B

4.B

5.D

第二部分

6.5

【解析】过点P作PE⊥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蛋哥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教育,各类实用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