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七年级上册4《天净沙_秋思》教学设计.docx

初中语文 七年级上册4《天净沙_秋思》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学情文本定位】

古典诗文以其超常而不俗的想象,新奇而巧妙的构思,启迪着,开拓着人们的思维,它对青年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正确地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诗文佳作,可以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训练。这首小令选自“部编本”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古风”和”近体诗”两种诗歌体裁的基础上所要学习的内容,它是元曲中的经典之作,为学生领会和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提供了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例。

这首元曲被誉为“秋思之祖”,语言精练,全曲仅二十八个字,不夸张,也不用典故,纯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景,写景没有一处提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无处不在抒发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是初次接触元曲小令,但这首小令比较简单,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完全可以读懂。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以往的学习,他们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诗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这首小令在朗读、背诵中渗透音乐美,在意境中渗透绘画美,引导学生动脑又动笔,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在审美享受中,潜移默化,启迪艺术灵感。

基于此,老师尽量少讲,通过诵读和更多的活动,让学生自己体会理解。但是七年期学生对于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古诗文写作手法的掌握还不到位,不能很好体会诗人情感,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设计理念】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诵读为基础,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情之能力。要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轻重缓急,读出诗文情感,读出自己的阅读体验,与作者、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古典诗文是我国历代诗人词家经过千锤百炼出来的完美的艺术精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更是堪称艺术成就很高之佳作。这首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全文仅5句,28字,纯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却做到了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教学中为避免空洞、枯燥的讲解,宜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说、写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情况、文本特点和单元目标,结合新课程理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这首小令,以朗读为基础,把握抒情方式,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2.通过阅读,品味语言,领会小令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知人论世,感受其中饱含的游子思乡之情及其普遍的意义。

【教学环节】

一、概述文体,激趣导课

1.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元代作家写的诗歌《天净沙·秋思》。同学们,我刚才的话有没有说错?对,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2.介绍文体,拓宽视野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唐代以诗歌闻名,代表作品如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春望》;宋代则以词著称,代表作品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元代的文学主体是元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有着相同的文学地位。元曲的代表作品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二、初读文本,感知小令

1.教师范读,学生初读,划出节奏。明确:读出节奏。前几句是222停顿,最后一句是312停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自由朗读,读通读顺,读出韵律,注意重音。

明:“鸦”、“家”、“马”、“下”、“涯”以“a”押韵,和谐动听。注意语调的轻重,重读:“断”“在”。

三、解读小令,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揣摩节奏和感情。

明确:注意声音的高低,总体是低沉的;注意语速的快慢,总体是缓慢的。一首曲调低沉的词曲易引发人的思绪。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这首小令给人的感觉是:悲凉、凄凉、忧伤。

2.曲中前三句共描写了几种景物,情调氛围有何异同?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共写了9种景物,即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练而不简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鲜明的修饰语,一幅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就勾勒出来,言简意丰。

第一句是萧瑟秋景,黯然凄凉的气氛,衬托旅人内心的悲哀。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