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广场kfs舞台戏剧的创新与发展.docxVIP

上海文化广场kfs舞台戏剧的创新与发展.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文化广场kfs舞台戏剧的创新与发展

距公开表演半个多小时后,工作人员打开了围栏,邀请观众一起参加。此时,依稀能看到刚刚逝去的日光,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响,间或还有知了和鸟儿的鸣叫。这炎炎的夏日,到了这个时候,微风也变得凉爽,不再炎热了。观众缓缓走过长长的上行坡道,通向一个他们所不知道的神秘之所。今晚来看的演出,就是在这样一个神秘之地进行的。会是什么样子呢?

吸引观众而来的,是新建成的上海文化广场KFS户外生态“箱”剧场。四个大且长的集装箱,四面环绕作为舞台,中间区域成为观众区。当观众走入这个“箱”剧场时,风竟比剧场外更大了,按照设计师傅国华先生的说法,抬高的集装箱底下,因为放置了网格状的围栏,当风经过,反而会加速,令人感觉凉爽。最吸引人的,是可以360度旋转的座椅,轻易便可观看到不同方向的四面舞台。通常看戏,台上景动,人不用动,而这里不同,景动,人更要动。座椅轻轻一转,眼前的世界瞬间改变。在同一时空中,同一星空下,我们通过不同的方位,观赏不同的场景,还有不同的人物,他们在各自的世界中同时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一刻,生活与戏剧仿佛交融在了一起。

自古希腊开始,露天剧场就是为戏剧而生的。那个时候,人们在大自然中,通过戏剧体味命运和世界的变化。在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阿里斯托芬等戏剧家写出的作品中,当谈论着上帝或是天空时,是真的可以看到天空的。即便到了莎士比亚时期,有些演出依然在户外进行。想象一下,当哈姆雷特仰望星空,说道:“这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帷幕”时,他也真的可以仰望星空,而在场的观众,可以与他一同仰望星空。那个时候的戏剧就像生活一样平常与自然,也如同星空里的星星一样闪亮与渺小。没有特效,没有吊杆,甚至没有灯光,但这样简单的剧场中,观众与演员是一体的。观众在观赏时,看看演员的表演,也看看在同一星空下的自己与其他的观众,仿佛被聚光灯照在了同一个舞台上。

后来,剧场进入了室内。对戏剧来说,是为了有更快、更多、更丰富的布景、灯光、音效,还有重重的舞台机关,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戏剧呈现得更“好看”。对观众来说,室内看剧也不再受天气的影响,座位变得舒适,视觉和听觉获得了日常生活中难以寻觅的感受。进剧场,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和社交场所。

不可否认,从剧场进入室内的那一天起,戏剧开始变得精致和丰富多彩了。但与此同时,舞台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无论物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被拉远了。观众更像观众,演员更像演员。看戏,是观众的状态;演戏,是演员的状态。虽然彼此在共同经历着同一个时空,却未必在感受着同一个世界。

2014年8月1日晚7点15分,文化广场KFS户外生态“箱”剧场如约开演。几位舞者,在观众席中穿行,这里就是他们的河谷。音乐家女主角拎着皮箱,从观众入口缓缓进来,她边走边唱,环顾四周……这就是当晚音乐剧《河谷三号》的开场。观众坐在椅子上不停旋转,他们想抓住身边发生的一切,因为这样的开场就像生活一样朴素无华,也像朋友一样亲密无间。360度的呈现,近在咫尺,匪夷所思。我也坐在其中的一个旋转椅上,虽然还不知道戏会怎样,但那一刻,我知道,这剧场造对了,它已获得了它应有的意义。

音乐剧《河谷三号》的表演,发生在三面的舞台上,发生在观众区域中,也发生在剧场留存的钢架构和两根大柱子旁——这被演化为创作者心中的两棵大榕树。观众被演区环绕,演员被河谷环绕,他们共同在四处眺望与寻找。全剧中除了基本的灯光和音响外,并没有使用绚丽和夺人眼球的特效,一如河谷的水在静静流淌。三位主人公—建筑师、雕塑家、音乐家,他们的人生也如河谷的水一般静静地流淌着,看不出什么戏剧冲突,因为不需要。在平淡的叙述中,我们看着三个曾经许过纯真愿望的少年们,在功成名就之后,回到了河谷。他们所拥有的,开始渐渐变得虚幻,他们逝去的,却在心底里变得真实起来,然而一切已如河谷的流水,一去不返。

生态“箱”剧场的建筑设计师,同时也是音乐剧《河谷三号》的编剧与策划傅国华博士说,他就是要这样的戏剧,朴朴素素,简简单单,在平淡中讲述,一如他回看自己走过的人生。这样的戏,符合他建造这个户外生态“箱”剧场的初衷。他做到了,事实上,我们也无法不把剧中的建筑师与傅国华先生联系在一起。

虽然这是一部朴素至极的演出,并不代表KFS生态“箱”剧场只适合这样的戏剧。因为接下来,《魔都,魔都》即将上演,那是一部关于吸血鬼的话剧,KFS生态“箱”剧场必将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与观感。

又一晚,天降大雨,《河谷三号》的演出照常进行。文化广场为如约而至的观众分发了一次性的雨披和雨伞,却难挡衣服被大雨淋湿。晚上扫微信,发现这些被淋成“落汤鸡”的现场朋友竟无一抱怨,反而兴奋异常。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雨中,在这样的剧场,看一场这样的音乐剧,在如今的时代下显得是多么奢侈。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