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docx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9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怂恿(sǒng)???嗔怪(zhēn)??人迹罕至(hǎn)

B.蜷伏(juán)???盔甲(kuī)???翻来覆去(fù)

C.干涸(hé)?????恍惚(hū)????人声鼎沸(dǐng)

D.酝酿(niàng)??抽噎(yē)????怪诞不经(yǎn)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A.丈量????感应????贯穿 B.丈量????感觉????贯穿

C.测量????感应????贯彻 D.测量????感觉????贯彻

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文学经典是人类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峰。②它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而是宛如长者的谆谆教诲。③它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获益匪浅。④由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洗礼,使一代又一代对它虔诚仰望的人们获得了精神的滋养。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选出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中,“杨花”且“落尽”点明时令,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C.次句直叙其事。“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作“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5.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

(1)______,百草丰茂,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潮平两岸阔,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谭嗣同《潼关》)

(4)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刘禹锡《秋词》)

(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对那些心气浮躁、生活铺张浪费的人,我们可以用《诫子书》中的“______,______”两句来劝勉他们。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6.《朝花夕拾》中的人物你都熟悉吗?下面的话语分别是谁说的?请在后面填写人物的名字。

(1)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______

(2)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______

(3)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______

(4)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______

7.阅读下面《西游记》的节选,回答问题。

师徒四人牵着马,挑着担,在街市上行彀多时,看不尽繁华气概,但只见家门口一个鹅笼。三藏道:“徒弟啊,此处人家,都将鹅笼放在门首,何也?”八戒听说,左右观之,果是鹅笼,排列五色彩缎遮幔。呆子笑道:“师父,今日想是黄道良辰,宜结婚姻会友,都行礼哩。”行者道:“胡谈!那里就家家都行礼!其间必有缘故,等我上前看看,”三藏扯住道:“你去,你嘴脸丑陋,怕人怪你。”行者道:“我变化个儿去来。”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蜜蜂儿,展开翅,飞近边前,钻进幔里观看,原来里面坐的那个小孩儿!再去第二家笼里看,也是个小孩儿!连看八九家,都是个小孩儿,却是男身,更无女子,有的坐在笼中顽耍,有的坐在里边啼哭,有的吃果子,有的或睡坐。行者看罢,现原身回报唐僧道:“群笼里是些小孩子,大者不满七岁,小者只有五岁,不知何故。”三藏见说,疑思不定。

(1)上述情节发生在取经途中的哪个国家?为何家家户户门口的鹅笼中坐着小孩?

(2)作家林语堂说,孙悟空代表了“不甘约束的人类精神与神圣的规范之间的冲突”。请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8.阅读《话说“饮冰室”》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话说“饮冰室”①梁启超书斋“饮冰室”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6号,建于1924年。系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专为其设计,建筑面积94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7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