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学年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附答案全套.docx

24学年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附答案全套.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学年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附答案全套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 默写(7分,每空1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诗人王湾乘船来到北固山下,用“   ,   ”描绘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的奇景。 (《次北固山下》)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一句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时令,又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4)《<论语>十二章》中的“   ,   ”一句向我们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 【答案】(1)山岛竦峙;(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名篇。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竦、峙、生、杨、罔、思、殆 ”等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一、二、五、六题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其他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即可答题。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8分)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A,自然是一大进步;B,自然又是一大进步;C,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duò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duò   落 嗥   叫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2分) (3)“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使用的修辞是:   (1分) (4)结合语段内容,这三句话①能说话了 ②能写字作文了 ③能直立了应该放在: A? ?B? ?C? ?(3分) 【答案】 (1).堕;háo; (2)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怎能免得了“颜厚有忸怩”呢? (3)拟人 (4)③①②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形近字字形辨析;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式变换;本题考查句型转换。问句改陈述句要注意:问号改句号;删去疑问词;否定改肯定,肯定改否定。陈述句改反问句注意:句号改问号;加上疑问词;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节选) 【乙】 荀子曰:“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①乎心,布②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 荀子曰:“志意修③则骄④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⑤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荀子》) 荀子曰:“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注释】①着:同“著”,领会。②布:和下文的“形”都是“表现”的意思。③志意修:指立下远大志向。④骄:傲视。⑤役:掌控,控制。 6.《论语》的作者是?时期的 。被称为“圣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1分)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吾日三省吾身 省: 学而不思则罔 罔: 人不堪其忧 堪: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8.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思而不学则殆”一句中的“而”字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可解释为“但是”。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一句中的“之”字是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C.“三人行,必有

文档评论(0)

137****14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