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PPT)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叉神经痛 (Trigenminal Neuralgia) 定 义 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 Ⅴ 三叉神经 脑桥 基底部 小脑中脚 交界处 卵圆孔 圆孔 眶上裂 眶内结构和 眼裂以上 皮肤 鼻粘膜和 鼻背 口裂和 眼裂之间 皮肤 及深面结构 口裂以下和 颞区皮肤 口底结构 三叉神经解剖生理(1) 三叉神经为第V对颅神经,是混合神经 感觉核自上而下分为3部分: 脊束核-接受同侧颜面部的温、痛觉 主核-同侧颜面部触压觉 中脑核-同侧颜面部本体感觉 运动核在桥脑主核旁-支配咬肌等咀嚼肌的运动 三叉神经解剖生理(2) 三叉神经感觉支周围分布: 眼神经(经眶上裂入颅)-接受结膜、角膜、眼睑皮肤、前额皮肤、眼旁颞区、鼻、蝶窦和额窦粘膜的感觉冲动 上颌神经(经圆孔入颅)-接受眼下方和鼻下方的面部皮肤、上唇、和前颞区皮肤、中颅凹硬膜、上颌窦与蝶窦粘膜、鼻中隔粘膜、硬腭、上颌牙齿等部的感觉冲动 下颌神经(经软圆孔入颅)-接受舌前2/3、下颌牙齿、面颊内粘膜、面下部、耳廓前部皮肤等的感觉冲动 三叉神经解剖生理(3)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 自桥脑中部运动核发出,支配咀嚼肌、颞肌、内外翼状肌、鼓膜张肌、下颌舌骨肌等。运动纤维的核上通路在皮质脑干束内,大脑皮层对三叉神经运动核为双侧支配。 流行病学 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在50~70岁 王忠诚等1984年报告北京市区患病率为18.28/10万,男15.17/10万,女21.18/10万 国外资料统计发病率数人/10万到100万不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周围病原学说: 1 局部刺激学说:三叉神经支配区组织器官炎性病灶(如副鼻窦炎、牙源性炎症等)刺激使神经发炎、纤维化 2 局部压迫学说: 血管性压迫: 硬膜鞘、硬膜带或骨性压迫 3 缺血学说: (二)中枢病因学说:癫痫样放电 (三)变态反应学说: (四)病毒感染学说: (五)家族遗传学说:多数学者不赞同 临床表现 (1)发作性疼痛: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一支或多支电灼、针刺、撕裂样短暂剧烈疼痛(天下第一痛),可出现“痛性抽搐” (2)疼痛部位:多单侧发作,右多于左,严格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 (3)扳机点和诱发因素:口唇、鼻翼、牙龈、口角等“扳机点”,洗脸、刷牙、刮胡须等触发因素 (4)疼痛发作时限与周期:疼痛可呈周期性发作,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开始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每次发作周期可持续数周到数月,以后症状常常可逐渐减轻而消失或明显缓解(数天到数年)。缓解期无发作。 (5)颜面部变化:发作时受累半侧面部可出现痉挛性歪扭,发作终止后出现交感神经症候,表现为患侧面部血管运动紊乱,如面部先发白,然后潮红,结膜充血,伴有流泪、流涕,有时出现所谓三叉神经、面神经和交感神经三联症:疼痛+痛性抽搐+植物神经症 (6)神经系统检查:局部皮肤粗糙、局部触觉、痛觉轻度减退。 三叉神经痛(2,3支)的范围 三叉神经痛发作 诊断要点(一) (1)性别与年龄:中老年好发,男女无性别差异 (2)疼痛部位:右多于左,以第二、第三支最易受累,范围绝对不超出三叉神经分布区(不超过中线) (3)疼痛性质:刀割、针刺、撕裂、烧灼、电击样剧痛(天下第一痛) (4)疼痛规律:发作无预兆,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发作时间由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而止。夜深人静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 诊断要点(二) (5)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刮胡须、刷牙等均可诱发 (6)扳机点:又叫“触发点”,常位于上下唇、鼻翼、齿龈、舌等 (7)表情与颜面部变化:痛性抽搐,皱眉咬牙、张口掩目、精神紧张、焦虑状态 (8)神经系统一般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头颅CT、MRI等无异常 鉴别诊断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桥脑小脑区角肿瘤,三叉神经瘤等继发,疼痛程度较轻,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多见于40岁以下,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脑脊液、CT或MRI检查有助于鉴别。 牙痛 鼻窦炎症 舌咽神经痛 急性青光眼 牙痛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牙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年龄、性别 任何年龄和性别 40岁以上,女性多见 疼痛性质和持续时间 跳痛,时间长 电击样痛,短暂 病史 牙病病史 常无 疼痛加剧时间 夜间加重 夜间减轻 诱发因素 冷风吹,牙齿冷热刺激 说话、洗脸、刮胡子等,对温度不敏感 扳机点 无 常有 急性青光眼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急性青光眼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先兆症状 虹视,视蒙 无 诱发因素 情绪激动 说话、洗脸、刮胡须等 扳机点 无 有 疼痛性质 眼球胀痛 电击样痛 伴发症状 视力减退、角膜水肿、眼压增高、恶心呕吐 无 舌咽神经痛与三叉神经痛鉴别 舌咽神经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发病率 少见 多见 疼痛部位 舌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2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