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件:专题02中华文明的形成与曲折发展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1).pptx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专题02中华文明的形成与曲折发展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1).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州市历史学科高考研究核心团队 研制人:蒋文轩 初审:唐嗣文 终审:杨国斌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曲折发展——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永州市2022年高考研究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讲义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中华文明基本定型。东汉灭亡后,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公元589年)的大动荡,中华文明曲折发展。 政治上:“大一统”的实现,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期得以巩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集权遭到破坏,士族势力强大。 经济上:秦汉时期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中外的经济交往频繁。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魏均田制形成。 思想文化上:秦汉时期思想专制,服务政治;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科技文化迅速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存,儒学出现危机;文学艺术带有分裂割据和民族交融的特点。 【核心突破】考向1:秦汉时期的社会治理与文化发展1. 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君主专制制度: ①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是其突出特征。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务,彼此既相互配合又牵制。 ②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君主专制得以加强。(2)中央集权制度: ①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②西汉初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实行封国制。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酿成“七国之乱”,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必备知识】 (3)选官制度 ①秦朝和汉初: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有利于选拔军事人才。 ②两汉察举制。官吏任免权由中央掌握,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参政机会。(4)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学,提倡“大一统”思想,逐步确立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适应了汉武帝时期政治统治需要。 2. 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1)继承:汉代新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仁政”“礼”“为政以德”“民本”等思想。(2)发展①思想专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神化皇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③兼收并蓄:融合道家、阴阳家、法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典例1】(2021·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守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度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典例精析】B 【考点】本题以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和地方各郡太守辟召官员设置情境,通过贤能英才被辟的史实,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突出对综合性的考查。【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央各部门长官和地方各郡太守能自行辟召贤能俊士,要保证这一制度有效运作,就必须改进监察体系。减少官吏利用辟召以徇私,因此 B项正确;分科考试的选官制始于隋唐时期,因此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度是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材料中的辟召制度无关,因此排除C项;察举制度是一种自下而上根据孝廉选拔官员的方式,与材料信息不符,因此排除D项。 考向2:汉代主要的经济政策 1. 休养生息:为了恢复发展社会经济,限制土地兼并,对于辛勤耕作的农民减免赋税,实行以农为先、与民休息的政策,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2. 重农抑商:重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政治上将商人打入贱民行列,商人地位低下,经济上重征商人“租税以困辱深度之”,阻碍了商业发展。3. 盐铁官营: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 【必备知识】 4. 汉代庄园经济的特点(1)土地来源:汉代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威、买卖、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形成土地私有制。(2)经济形态: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拓展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界。(3)剥削方式: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宽度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4)管理形式: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没有司法管辖权,唐代以后庄园主对庄园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 (2020·山东卷高考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