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记忆力大揭秘.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众号:小哦同学心理课 《记忆力大揭秘》 【活动目标】 1. 通过记忆游戏,提高学习积极性。 2. 让学生了解记忆的特点以及掌握记忆的规律。 3. 通过游戏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高效记忆的方法。【活动重点】 让学生了解记忆的特点以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掌握记忆的规律。 【活动难点】 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和掌握高效记忆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案、PPT、视频材料。 【活动过程】 一、课堂导入:观看视频 让你记住一幅扑克牌的排列顺序,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能挑战成功吗? PPT 呈现图片情景。 教师:要完成这个挑战确实很难,但真的有人完成了这项看起来不可能的挑战…… 播放视频:《最强大脑》记忆挑战。 教师提问:视频中的记忆者所表现出来的记忆能力确实让人震惊,那大家觉得自己的记忆力怎么样呢? 教师小结:记忆力真的有这么大的差别吗?它有什么神奇之处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寻记忆的奥秘! 记忆力的特点 认识感觉记忆 游戏规则: 在 1s 内呈现几组文字或字母,每一次在内容消失的同时,请你汇报你记住的内容。游戏共3轮,每轮游戏开始前邀请一名同学作为挑战者。 学生回答。 师:大家都很厉害,刚才我们体验到的是我们的感觉记忆,也叫瞬间记忆,它的容量很大,但保持的时间很短。 认识短时记忆 游戏规则:请同学们在限定时间内对图片中的内容进行记忆,计时结束后,图片消失,回答问题。 活动内容: 第一轮(3 秒):三张图片,问题:哪张图片有奶牛? 第二轮(10 秒):六张图片,问题:那张图片上有英文mother?哪张图片上有花朵?右下角图片中的铅笔是什么颜色的? 第三轮(15 秒):十二张图片,问题:哪张图片上有钟表、数字31、生日蛋糕、问号?公交车上背书包的男孩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第2行第4张图片上有几个人?第1行第3张有哪些运动项目? 师总结:这种记忆也叫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也比较短的,只有一分钟左右。我们的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这也是短时记忆的一个特点心理学研究指出短时记忆容量是7±2个组块,组块就是一个记忆单位。 举例:你会如何记忆这个电话号码? 学生:我会这样记忆,分段读 181 / 4770 / 5072 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一串号码会把它分段进行记忆,这就是短时记忆里的组块形成。 (三)认识长时记忆 教师:刚刚大家进行短时间的记忆的挑战,下面老师还想进一步考验同学们的记忆。 问题: 1.“中国”的英文怎么拼写? 2. 背诵《春晓》。 3.一年有多少个月? 学生齐声进行回答。 教师小结:刚刚这些记忆内容并没有呈现出来让大家进行观看,为什么同学们依然能够脱口而出,倒背如流呢? 这是因为这些内容,我们进行了学习并且不断的复习,最终形成需要的记忆——长时记忆,它的容量是无限大的,而且记忆内容能够保持很久,甚至终身不忘。 (四)记忆机制——长时记忆的形成 师:那些没有被注意和反复记忆的东西很容易就被遗忘掉,而那些进行了不断重复记忆的内容则会进入我们的长时记忆中,这也是我们对《静夜思》那么熟悉的原因,这也是我们记忆机制的神奇之处。 (教师对板书内容进行连线: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注意、重复) 师:所以重复对提高记忆力很重要。 三、寻找记忆攻略 还有其他记忆攻略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记忆力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更多的记忆的小窍门! PPT: 活动1:记住下面图片中的内容,不要求顺序。(30秒) 学生汇报。 教师:还有什么窍门能让我们记得更快吗? 生:我们可以分类记忆。 再次体验分类记忆。 这一次你也用分类记忆的方法,看看能记住什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活动2:听数记忆。 教师:现在,老师来念几个数字,请你闭上眼睛记。做好准备了吗?开始:56,23,78,96,24,67,35,91。请把你记住的数字写下来,不要求顺序,记住哪个写哪个。哪位同学分享一下你记得的数字? 学生分享。 教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大家记对的数字都在什么位置? 生:在开头和结尾的数字比较多。 教师:开头和结尾位置的内容更容易被我们记住,这是我们的有一个记忆规律,所以我们在记忆一段材料时,应该在中间的位置多下功夫。 活动3:认识遗忘曲线 同学们都知道,在刚刚的游戏中我们都发生了遗忘,遗忘也是记忆的特殊过程。但遗忘也有它自己的规律,(出示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著名的遗忘曲线,通过曲线我们可以看出来,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记忆之后的2天,我们记住的东西只剩下原来的20%左右了,之后就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那么,在我们忘得最快的这个时间内,我们要做什么才能不忘得那么快呢? 生:复习。 师:对,要及时复习。心理学家还研究出了8个黄金记忆周期,分别是记忆之后的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1天 、4天 、7

文档评论(0)

人间烟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爱自己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