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舒 班会设计《垃圾分类,从我做起》.docx

陈文舒 班会设计《垃圾分类,从我做起》.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授课时间 课题 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垃圾分类, 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 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该主题班会课是自选内容,校园内的公共垃圾桶有两个,学生出现乱扔的情况,对垃圾分类不明白,总是会把垃圾放混淆,所以在此背景下召开了主题班会课,培智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品德,但对于垃圾分类没有认知和概念,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本班的学情,以生活化主题贯穿主题班会,从探索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使学生从已有经验中建构直接经验,从而树立爱护校园环境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14名学生,根据引发的原因不同,有脑瘫、视障、癫痫、智力障碍、语言发展迟缓、肢体残疾、自闭症等之分。其中智力障碍6人,语言发展迟缓2人,视障1人,脑瘫2人,肢体残疾1人,自闭症1人、癫痫引起的智力障碍1人,年龄在11-16岁。A层6人,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主动性强,已养成不随地扔垃圾的良好品德,能主动将垃圾投放去垃圾桶,并且看到地上有垃圾能主动捡起来投放进垃圾桶。B层5人,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配合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知道垃圾需要投放去垃圾桶。C层3人,能听懂一些常用的指令、但执行教师的指令尚需要辅助指导,注意力较分散,需要在教师提的醒下将垃圾投放去垃圾桶。 教 学 目 标 A层: 1.能识别“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图标 2.认识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3.能从垃圾挑选出分属于“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将其投放入对应的垃圾桶,树立环保意识。 B层: 1.在教师的辅助下能识别“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图标。 2.在教师的指引下认识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3.在教师的指引下选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将其放入正确的垃圾桶里,树立环保意识。 C层: 1.能根据垃圾桶的图片提示进行垃圾分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识别“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图标 教学难点 认识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教学方法 讲授法、游戏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教学课件,学具(配对卡片、废电池、“垃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导入 一、视频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从卖废品的过程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教师讲解可以卖钱的是“可回收垃圾”不可以卖钱的是“不可回收垃圾。” 3.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 学生回答问题。 ppt 从生活经验链接到课堂知识。 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为可以卖钱的和不可卖钱的,以这个作为界定目标是贴切学生的生活和他们现有的认知,加之本班学生在生活数学课堂已开始接触钱币,容易引导学生。 新授 二、探索新知 1.教师出示各种垃圾桶的图片。 2.让学生说一说校园里面哪有垃圾桶,教师出示图片。 3.教师介绍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 4.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的图标,这两个图标像什么。 5.出示教具,图片配对。 配对环节: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找出对应的图片。 6.教师出示图片,“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有哪些。 7.播放视频,了解可回收垃圾回收后可以加工成什么?教师出示图片。 8.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进行比赛,拖动图片投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课堂练习 出示师生在校园内找到的垃圾,让学生做一个校园清洁小卫士。 提问:老师现在拿出的是什么垃圾呢!应该放进哪个桶呢! 学生进行投放垃圾。 课堂小结:我们这些垃圾都各回各家了,我们的校园就会变干净了。 四、课堂总结 1.出示堆满垃圾的校园,让学生要爱惜环境,要做垃圾分类,不产生那种多余的垃圾。 2.教师:我们平常做好垃圾分类,将“可回收垃圾”攒起来,等攒的差不多,我们一起将这些“可回收垃圾”卖掉,然后我们就可以去买东西了。 学生找一找。 学生初步了解。 A组:独立完成。 B组: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 C组: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 学生回答 A组:独立完成。 B组: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 C组:在教师的辅助下完成。 从校园环境进入学习,熟悉的环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桶,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理解这其中的含义。 特殊儿童对标志类、图标的理解较弱,运用学生已知图形来认识、记住这些标志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课堂任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配对中加深对“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图标的认知。 通过动画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可回收垃圾如何变废为宝。 小组比赛,调动课堂气氛。 通过整体——个体——整体的实操练习让学生辨别“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通过图片的视觉刺激,树立学生树立爱护校园环境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