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理气观的内在矛盾.docx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载理气观的内在矛盾 中国哲学在宋代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两宋理学的阶段1。 作为哲学思维发展史的新的较高的阶段,两宋理学的突出标志,就是对于“理”与“气”这对高度概括的哲学范畴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滥觞于北宋中叶、成熟于南宋中叶的理气哲学的兴起,说明中国哲学发展的进程,已进入正面攻打意识对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征途上最大关卡的时期。 当然,两宋时期的理气观,究竟对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认识到何种程度,究竟有没有环绕着这个问题形成旗鼓相当、壁垒森严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支大军,这些都是需要具体分析的。 当代许多哲学史家,断定两宋在理气问题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派哲学。所举出的代表,前者自然是程朱,后者主要便是张载。然而细读张载著述,对于如是论断,不免疑窦丛生,深感这不仅关系到对两宋理学的看法,而且涉及到哲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重要方法问题,是以摘其要者,试作解析2。 物质是永恒性的气 张载在著述中运用过“气”的范畴,也运用过“理”的范畴,但是从未直接地明确论述“理”与“气”的关系,所以许多人是不承认张载有什么理气观的。加之张载论“气”极有特色,所以人们往往便把张载的哲学简化为关于“气”的哲学了。 应当承认,把“理”与“气”的关系搁置不论,径直用“气”来阐明物质世界的统一,论证物质不灭,正是张载哲学上的重要贡献。 “一于气”,必以“气不灭”为前提。张载批判道家“虚能生气”的观点,说:“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正蒙·太和篇》)“虚能生气”的断语,必然推论出“虚”为无穷,而“气”为有限,那么,产生“气”之前的“虚”便必定是无“气”之“虚”。同时,张载又批判浮屠把“山河大地”看成幻觉的谬论,指出“若为万象为太虚中所见”,则犯了“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的错误。把有形的万物指为幻象,只承认“太虚”中才存在真“性”,那则如王夫之所说,陷于“气外求理”、“形妄性真”的邪说。殊途而同归,认为“万象妄”和认为“虚无气”不过是从不同的端上否定“气”的无限性。否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必定否定物质的永恒性,这是逻辑的必然。 张载的“气不灭论”,是通过关于“气”这种物质实体及其聚散的分析,揭示出物质的永恒性与物质质态的暂时性的辩证统一。“气”是无限的永在的,但同时又是处在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即所谓“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正蒙·太和篇》)物质质态的暂时性,从另一角度看,即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张载的“气不灭论”的最可贵处,便在于他看到物质及其运动的永恒性。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所以佛教“语寂灭者”,把万物之生,看成造孽,希求超脱,是“往而不返”的幻想。物质的质态是不停聚散、可生可灭的,所以道教主张“徇生执有”,把万物之生看作最大享乐,以求永生,则是“物而不化”,同样是荒唐的白日做梦。在关于物质世界的认识史上,这样深刻的“气不灭论”,应当说是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是对一切宗教观念和唯心主义观念的重大冲击。只要认定“气”是不生不灭的,那就排斥了作为物质实体的“气”是某种非物质实体之产物的可能。既然统一的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那么也就证明没有产生物质的或者消灭了物质的彼岸世界是不存在的。所以,从张载的“气不灭论”,逻辑的引伸,理当推出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相反地精神是物质的产物这样的正确结论。可惜张载没有做到这样的程度,甚至根本没有感到有考虑这种问题的必要。 已经大体上建立起一套“理一元论”哲学体系的二程,却比较清醒地敏感到张载这种“气不灭论”于他们的理学理论的威胁,从而主动地挑明了“气灭论”与“气不灭论”分歧之所在。他们毫不含糊地以“气灭论”来对抗张载关于“太虚”“清虚一大”的“气不灭论”。二程的中心论点,是咬定“气散”即“气灭”,说:“物,生则气聚,死则气散而归尽。”“凡物之散,其气遂尽,无复归本原之理。天地间如洪炉,虽生物销铄已尽,况即散之气,岂有复在?天地造化又焉用此即散之气?其进化者,自是生气。至如海水潮,日出则涸,是潮退也,其涸者,已无也。月出则海水生也,非是已涸之水为潮,此是气之终始。”(《二程遗书·卷十五》)这就是说,作为物质的“气”,是不断从非物质的“理”产生出来的。这种“气”的不断产生,便叫做“天地之化”,“生生不穷”。不断地生,又不断地灭,所以有始有终。在“气”的生灭过程中,“理”却是不生不灭,一直存在着,所以说:“往来屈伸只是理也”。“气”的生灭始终,只不过是“理”的往来屈伸罢了。“气”生了,聚了,不过是“理”的来和伸;“气”灭了,散了,“理”却常在无碍,不过是处在往和屈的状态。二程以“气灭”反驳“气不灭”,亦即以“气灭”证实“理不灭”。可见,二程在“理”“气”关系上,“理一元论”的观念是很自觉的,因此才能清楚地看出“气不灭”就是“理不灭”的否定,立即起而反击。反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