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词的艺术精神.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苏轼词的艺术精神 近年来,苏轼语言的研究引起了争议。论争的要点主要是苏词风格的归属问题,即是豪放,是婉约,抑或是其他。笔者在通览《东坡乐府》之后,再对照各家之说,深感持论常拘囿于某一侧面,限定为少数作品,而未能依据苏轼词的艺术精神,深入作家创作心理、作品情调意蕴,做综合而深入的考察。故“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刘勰语)。笔者认为,作家创作的总体风貌往往是极其复杂的,用某一内涵与外延皆有一定局限的概念去界定,也确易出现异解。苏轼思想博大精深,其人格精神有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双向表现。相较而言,苏轼在诗中投注进较多的社会意识成分,而在词中笔触则分敛于个体心灵,表现为自我对宇宙,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反思与悟解。因而,对苏词深层审美意识区域作一综合观照,且从中确切感知创作主体的文化人格精神,这无疑将有助于把握其词风的实质。 一 “叹老”、“用老”,“真可” 中国古代文人常悠游于茫然无垠的天地之间,流盼于山川草木之色,身感之寒暑流变、日月递嬗,经由外在世界的感发,而解悟出“人”本身的生存价值。孔子叹息逝者如水,融物象、人事于一体,体现出一定的悲患意识。庄子人生“若白驹之过隙”的探求,对人生的究极意义生发出个人的估价。自此以后,这一生命意识便融和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河中,对士人的品格修养确实起着重要作用. 苏轼睿智超人,勤于思辨,他返躬自省,体察万象,对个体生命的存在形式极为关注。他在《减字木兰花》中云:“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岁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以流水长逝难返的发问,暗指时光运动的不可逆转性。“白首”句,则直指题意,点化出人生苦难的意识成分。下片则由光阴的流转联想到人事之变化。“青松”有自喻之意。此词作者由生命短暂,感受到人生价值实现之艰难,表现出时不我待,出路难觅的生存困惑。这种主体色彩较浓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心头时常笼罩着无名的惆怅。他触感于物,时不时便将思索的注意力引发到时间的观念上:“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洞仙歌》)。借助自然现象,演绎出无形时间的变化,而更深层的意旨则指个体生命的消减。苏轼词中常有“落花”的表现。“落花”于词中由人“情”的投射,构成为具体化的意象符号,含有一定的象征涵义,非仅为自然事物的再现。如《桃源忆故人》:“暖风不解留花住,片片著人无数,楼上望春归去,芳草迷归路。”片片“落花”,暗指流逝的岁月,因而,虽有暖风拂面,春意融融,而“楼上望春归”,花落无数,好景难驻,前程又是极其渺茫(“芳草迷归路”)。故其词虽未直接言情,然其中意蕴却极丰富。 与生命时光的思考相联系,苏词中“叹老”、“白发”的表现比比皆是。据统计,苏轼367首词中,“老”字出现59次,其中与“叹老”意识相关的有50余次。例如:“美人怜我老”(《千秋岁》);“白尽老髭须”(《生查子》);“情未尽,老先催。人生真可咍”(《阮郎归》)。这种“叹老”意识在其生活各个时期的作品中皆可见到。如《浣溪沙》:“白发相对故依然,西湖知有几同年”;《卜算子》:“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此两首作于杭州通判任上,作者正值38岁时,而词中情调,则似乎是垂暮老人的心态。再如他的《满庭芳》,旧序云作于“元丰七年四月一日”,此时苏轼49岁,作者在词中吟道:“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流露出一种朝不虑夕的忧患。苏轼的叹老,在一定程度取因于其生平遭际与自身抱负的相悖。苏轼少年得意,进入仕途也较顺利.嘉祐二年(1057)当他22岁时,即为欧阳修极力荐举,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苏氏父子三人因此声誉鹊起,以后他又被委派赴凤翔等地任地方官.然而,即使如此,以苏轼的才分,以及他的自许,苏轼所遇并未能充分遂愿。虽然他在地方官任上也做出一些实绩,然这终与苏轼“奋厉有当世志”的怀抱相隔一段距离。其实,苏轼在凤翔任上时,就已意识到“才大古来无适用”(《和子由木山引水》)这一历史事实,所以,锐敏的生命观念,潜在的失落感,无时不困扰在苏轼的心头。长期的冷遇,不公平的荒搁,促使他将深重的失意之情寄慨于叹老嗟时的表现之中。“夕阳虽好近黄昏”(《浣溪沙》、“花不看开人易老”(《减字木兰花》),皆流露出暮气沉沉,时光寥寥的危机感。有时此种叹老的意识指向也较能反映出他生活抉择的转变,“卖剑买牛人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浣溪沙》),“卖剑”,指退避官场;“买牛”,即隐居田园。“人欲老”,实为心冷如灰。“哀莫大于心死”,苏轼的人生危机感,较充分地反映出内心极大的悲哀与苦痛. 现实生活的坎,人生深层的思考,致使苏轼的心灵深处也萌生出一种空幻、虚无之感,“人生如梦”的生存观念在其词中表现得也较为突出.词人对人类生活的观照常超越一定的时空限制,从较高的角度审视人事递转的不同变化,且思维的焦点由远至近地集中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