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_______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 2.明朝的建立:   年,    称帝,建立明朝,定都    ,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内容的变化: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    ” “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文体的变化——“八股文” 明朝科举考试,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称为“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3.影响: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    、甘薯、马铃薯、     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3.商业:    和    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问题1】 明朝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探究(1)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分散兵权,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3)司法上,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4)思想文化上,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问题2】 有人认为“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的好办法”。有人认为“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正确?为什么? 探究(1)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2)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取士的办法,使考试更加规范化,增加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这的确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 (3)由于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也确有束缚思想的消极作用。尤其是儒生们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知道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更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一、选择题 1.明朝建立于(  ) A.1366年 B.1367年 C.1368年 D.1369年 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是(  ) A.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B.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C.设立特务机构——东厂 D.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3.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秦在中央实行郡县制 B.唐在地方推行三省六部制 C.元在中央设行中书省 D.明在各省设“三司” 4.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词语中,在明朝时才可能出现的是(  ) A.武状元 B.进士科 C.殿试 D.八股文 5.我们现在食用的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是在何时从外国引进的(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6.某人是大明百姓,生活在明朝中期。他一生的四个剪影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清早起来埋头苦读“四书”“五经” B.到都城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中年时被任命为左丞相一职 D.他的儿子被东厂抓去拷问第14课 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_______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 2.明朝的建立:   年,    称帝,建立明朝,定都    ,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内容的变化: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    ” “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文体的变化——“八股文” 明朝科举考试,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称为“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3.影响: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

文档评论(0)

165****6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