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神经系统一.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学神经系统一;概 述;基本功能;组 成;神经系统;基本概念;神经元;基本概念;灰质和白质;神经节和神经核;传导束和神经;神经元;神经元分类;兴奋与兴奋性;神经元间的通讯;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静息状态下,由于可兴奋细胞对于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通透性,导致Na+胞外浓度高,K+胞内浓度高。 ◆ 体内Na+总量远远多于K+,导致胞外比胞内带更多正电荷,形成“内负外正”的平衡电位。 ◆ 静息时,Na+通透性很差,只有极少量可以透过细胞膜扩散。 ◆ 静息时,K+通透性较大,可跨膜扩散,直至平衡电位。 ◆ 胞内记录电压为-65~-90 mV,适用于Goldman方程。;Sodium ions are more concentrated outside the neuron; potassium ions are more concentrated inside. However, because the body has far more sodium than potassium, the total number of positive charges is greater outside the cell than inside. Protein and chloride ions (not shown) bear negative charges inside the cell. At rest, very few sodium ions cross the membrane except by the sodium-potassium pump. Potassium tends to flow into the cell because of an electrical gradient but tends to flow out because of the concentration gradient.;◆ 神经元受刺激后,转入兴奋状态,膜通透性剧烈变化,离子移动,极性翻转,产生动作电位或神经冲动(Neural Pulse)。 ◆ 膜电位达到阈值,Na+通道开放,Na+内流,膜电位升高,“去极化”,升到“内正外负”的状态,称“反极化”,或“超射” - 动作电位的升支。 ◆ Na+通道失活,K+通道开放,K+外流,膜电位降低,“复极化” - 动作电位的降支 ◆ K通道失活缓慢,导致膜电位会降到静息电位以下,称“超极化”;Nerve Impulse Diagram;◆ 峰电位 ◆ 负后电位 ◆ 正后电位 ◆ 绝对不应期:0.3ms ◆ 相对不应期:3ms ◆ 超常期:2ms,负后电位期 ◆ 低常期:70ms,正后电位期 p56;◆ 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征 (All-or-None) ◆ 与阈值的关系 ◆ 动作电位的大小是否都一样?为什么? ◆ 传导的特性: 生理完整性 双向传导 非递减性:幅度、速度 绝缘性 相对不疲劳性;◆ 动作电位在轴丘处产生,一直传到轴突末梢 ◆ 依靠局部电流 ◆ 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 双向?单向?为什么? ◆ 根据轴突外有无髓鞘,分为两种传导方式。 - 连续式:无髓纤维;速度慢 - 跳跃式:有髓纤维(郎飞式结);速度快 ◆ 传导速度还和神经纤维的粗细有关;越粗,传导越快。;跳跃式传导;;◆ 神经元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 完成该功能的地点叫做突触,它是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接触的地方。 ◆ 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突触小体、突触囊泡、递质、受体;◆ 突触的分类: 1. 按接触部位分,常见3种: 轴突-树突、轴突-胞体,轴突-轴突 2. 按功能分: 兴奋型、抑制型;◆ 动作电位传到轴突末端,使突触前膜上的Ca+通道开放。 ◆ Ca+流入突触前膜细胞内,促使囊泡与前膜融合,并释放囊泡内递质(胞吐作用) ◆ 递质跨过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与其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 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道开放,引起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电位不是动作电位,而是梯度电位(graded potential)。它不是全或无的方式,而是可以累积的。 ◆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一些递质导致突触后膜的阳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使得膜电位去极化。这将使得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一些递质导致突触后膜的阴离子通道开放(Cl-内流),使得膜电位超极化。这将使得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 神经元的树突接受兴奋性刺激后,会使阳离子通道开放,导致细胞“去极化”。 ◆ 树突和胞体的细胞膜上较缺少“电压门控式”离子通道,而轴丘和轴突上“电压门控式”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