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月考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彭水中学高2015级第四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卷 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挑剔(tī) 肄业(yì)  佝偻病(gōu) 方兴未艾(ài)  B。质量(zhì) 惊诧(chà)   超负荷(hè)     流水淙淙(zōng) C。奇葩(pā)?   胴体(tóng) 独角戏(jiǎo) 三缄其口(jiān) D.款识(zhì)? 绯闻(fěi) 一刹那(shà) 良莠不齐(yǒ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震撼   渡假村  摩拳擦掌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慰藉 三棱镜   额首称庆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C。福祉 天然气 再接再厉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箴言 闭门羹 挺而走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根据二十个大城市的不完全统计,《私人定制》首日票房累计8400万,成为今年贺岁电影票房的执牛耳者. B.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C。作为一名军人,他建立了卓著的功勋,党和人民会永远记住他。 D.“光盘行动”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后将剩饭打包,“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以致引起了众多媒体和网友的热烈反响.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表人流行词语探微  刘峰     在近几年的流行新词语中,反映社会多元人群的新词语逐渐增多,其在语言结构、语义表达、产生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表人流行新词语是流行新词语中的一个小类,表示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具有鲜明的类指化特征.如“高考移民、宅男”等。此外表人流行新词语具有信息浓缩化的特点,用一个词就能表达一般要用几个词、一句话甚至几句话才能表达的语义,更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也便于人们记忆。例如“高富帅”“~控”等.  从语言结构特征看,表人流行新词语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成群”的方式出现,形成一个个表人流行新词语词群。例如~族(蚁族、裸婚族、啃老族),~控(微博控、网购控)等.每一个词群都可归纳为一个构词模式。另一类则以单个词语的形式出现,如“草根”“土豪”等,与第一类词相比,该类流行词语数量较少.从表达色彩看,大部分表人流行新词语的感情色彩浓厚,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时尚感.很多表人新词语之所以能够流行,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极富表达的感情色彩,如讽刺、戏谑等不一而足. 表人流行新词语的产生途径多种多样。“闺蜜”是通过简称(闺中密友)及谐音(闺密)两种方式创造出来的,“草根和“炮灰是通过借喻产生的“旧词新义”,“粉丝是音译外来词并和汉语已有词偶合。在表人流行新词语中有两种词语衍生方式非常突出,即词语模造词和借用外来词。     李宇明先生曾指出,当前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就像是造词模子一样,称之为“词语模”.词语模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词语形成词族。上文所列举的每一个表人流行词语词群都是由相应的词语模衍生出来的。词语模造词,实际上就是一个类推过程,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汉语创造新词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利用汉语中现有的构词材料和规则创造新词,二是借用外来词。在解决有限的词汇与众多新事物、新概念之间的矛盾时,借用外来词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近年日本动漫、游戏等在中国的流行,不少日语中的表人新词语也随之进入汉语.如“正太”“达人等皆来自日语,词语模“~控”最早也源于日语。当然汉语在引入这些外来词时会根据汉语词的构造、表义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表人新词语的流行与当前的社会文化心理密切相关。在信息数量日益膨胀、传播手段不断更新的当下,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们的趋同、从众以及追求新异的心理。例如当“剩男”“剩女得到了大众的接受和广泛传播后,只要社会中出现具有某些类似特征的人时,人们就倾向借“~男(女)”这一形式来表达。人们对新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有着极强的心理需求,倾向于不断创造新形式或新意义的词语来满足语言交际日益精细化的需求。如“女汉子”“伪娘”等。从表面上看这种求新求异与求同从众心理是矛盾的,其实这正是人们语言文化心理复杂性的独特体现.一方面当人们认同某些新词语时就会尽力模仿达到趋同;另一方面为了追逐新潮时尚,人们会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尽力求新、求异。

文档评论(0)

lxzsx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