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总结(最全).docx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总结(最全).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 NUMPAGES2 九年级物理笔记 一册在手, 一册在手, 打牢基础 十年经验,倾心整理 目录 TOC \o "1-3" \h \z \u 第十三章 内能 2 1.分子热运动 2 2.内能 3 3. 比热容C 4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6 1.热机 6 2、热机的效率η 7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9 1、两种电荷 9 2、电流和电路 10 3、串联和并联 11 4、电流的测量 11 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2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13 1.电压(U) 13 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4 3.电阻(R) 14 4、变阻器 15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17 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7 2.欧姆定律 18 3、电阻的测量 18 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9 第十八章 电功率 21 1、电能 21 2. 电功率(P) 22 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3 4.焦耳定律 24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26 1、家庭电路 26 2、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27 第二十章 电与磁 28 3、电磁铁 30 4、电动机 30 5、磁生电 31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2 第十三章 内能 1.分子热运动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看成球形,分子直径大约10-10m 演示: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二氧化氮是密度很大的气体。过一段时间上下两个瓶子均变成是淡红棕色气体。 液体扩散实验:开使水的下方注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是一种密度很大的溶液。经过一段时间,界面模糊,最终两种溶液会混合。 固体扩散: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合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看到他们互相渗入约1mm深。 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存在空隙。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铅柱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铅柱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微观特性和宏观特性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内能 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 J 各种形式的能量单位都是焦耳。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内能除了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质量、体积和状态有关 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等效法)。 热传递:条件是要有温度差,内能发生转移。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做功: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做功实验: 甲图:现象是棉花燃烧起来。结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 乙图:现象是塞子跳动起来,瓶内出现白雾。结论: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瓶里的水 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表示一个过程量,所以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用“J”来表示。 3. 比热容C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甲、乙两种装置图都可以。(甲用酒精灯,乙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 实验注意:1、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 2、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等等对水和食用油加热 相同时间 实验现象:食用油温度升高较大,水温度升高较小。 结论:水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即为吸热能力,也即水的比热容大。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

文档评论(0)

a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章节测验不包含期末考试,题库具有时效性,请留意文档上传时间;课程会更新,有更新请留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