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学社建设路径探索.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我们在吟诵着千古名句。 PAGE PAGE 1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我们在吟诵着千古名句。 高校文学社建设路径探索 据2006年6月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报道,有记者在鞍山师范学院了解到,该校有院级学生社团37个,校级学生社团上百个,社团活动覆盖的学生数超过3000人,但相当一部分社团除负责人是高年级学生外,参加活动的大多是大一学生。该校“大地文学社”社长刘元元介绍说,该社每年在新生入学时招收会员,目前共有会员600多人,其中大一学生350多人,大二、大三学生很少参加活动。大一时,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志愿,积极参加学生社团,但参加过几次社团活动后,兴趣便锐减,一般一年以后就不再参与社团活动了。哈尔滨师范大学一位学生说:“一年级刚入学,我一下子就加入了四五个社团,当时只是感到新奇,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热情没有保持太久,交了会费也懒得参加活动,有些社团的活动甚至连一次都没参加过就自动退出了。到了二三年级,自己才有所‘领悟’,社团活动不过是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罢了。”[1] 这种现象是高校社团普遍存在的状况,文学社也是如此,至今没有多大改观。除了普遍存在的这种“大一、大二”现象,高校文学社还存在着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缺乏长远规划,文学社活动没有周密安排,往往是盲目进行,有些活动与文学根本搭不上关系。大多数文学社都是临时搭一个班子,社长拉上几个人就算正式成立。等这批学生毕业了,一切又推倒重来。没有形成优良传统,更没有科学的管理模式,不能给文学社的后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另外,由于参加文学社的成员水平参差不齐,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抱着好玩的态度来参加的,缺乏具体的教师指导,他们的写作水平进步甚微,久而久之便会对文学社失去兴趣,很多人会选择自动退出。他们认为参加文学社起不了什么作用,不如去参加一些别的活动,甚至还不如自由自在地歇着更好。所以,越到后来文学社的人就会越少。 面对大学文学社的这种状况,文学社的主管部门或相关院系应当加强监管。江西某高校一个校级文学社,名义上是归学校学工处管理,但主管部门没对该文学社进行有效监管,从未聘请这方面有经验的教师加以指导,放任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结果他们活动开展得非常自由,也非常盲目,他们创编的一期刊物,不但有上百处错别字和其他错误,还存在政治倾向上的问题,其中一篇文字涉及到对鲁迅的过激评价,一篇文章含有对的不当言辞。由此可见,加强对文学社监管的重要性。在加强对文学社监管的同时,还要指派专门教师在各方面加强对他们的业务指导。刚进大学的一些学生审美能力不强,有的人写出的东西甚至格调低下,如果不加以引导他们会走很多弯路。实践证明,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在担任本系“红杏花”文学社指导教师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初学写作的学生,对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和对文学创作的一些基本要求,都不是很了解。从内容上看,学生习作也存在较大问题,有的美丑不分,有的格调低下,有的观点不正确。如2008级一女生的习作《妓女》,写一个40多岁的女人,为了一对儿女读书去做了娼妓。还有一个学生写科幻作品,其中写到中国第七特种部队到国外执行暗杀任务,作品中一位主人公还说“下辈子我们不要做中国人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指正,学生的思想和创作必然走向歧途。 专业院系中把文学社办成实训教学基地 有的高校不但有学校的文学社,学校下属的院系也成立了文学社和记者团。对文学社来说,高校的文学院或中国语言文学系属于专业院系,成立文学社是情理之中的事。非专业院系的文学社更多地把目标定在提高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上,专业院系除了这一相同目标之外,还应当把文学社办成实训教学的基地。 1.参加各种写作比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文学概论》、《写作》两门课,都会从理论上谈到一些创作上的知识。文学的叙事方式与其他文体叙事方式的不同,这些理论许多学生都懂,但写作时却不会加以运用。通过文学社的写作训练,许多学生开始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他们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历来较为重视竞技比赛,把它当作实训教学的重要途径加以实施。江西省写作学会每两年要举行一次“大学生写作大赛”,系里指派作家祝春亭教授担任这项赛事的指导老师。除2002年的首届比赛没参加之外,其余的比赛中文系都组织学生参加了。从过去参加这项比赛的成绩来看,文学社的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数十名学生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其中获得一等奖的第二届6人,第三届、第四届都是10人。由“红杏花”第四任文学社社长、中文系08级专科一班杨高海编剧的《爱在苗乡》,在学校演出获一等奖,该剧参加江

文档评论(0)

AnDyqa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