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概论.pptx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法艺术概论(概论与书法史)第1页书法艺术概论学习内容和目中国书法艺术史概述中国书法基础训练与观赏书法美学基础 学习这门课总目标是让同窗们对我国书法艺术历史有一定理解,对书法艺术有一定鉴赏能力,最主要是通过训练习得一定书法技能。第2页学习书法艺术意义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艺术涵养提升综合素质提升体现速度和效率更加好地实行教学和指导学生 为自己在剧烈竞争中 致胜增加有利原因第3页中国书法艺术特点是一种书面语言视觉形式是以线条组织为形式语言独特艺术是一种体现个性感情时空艺术是一种丰富而又单纯线运动艺术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奇特艺术,也是世界艺术苑囿里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一种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第4页书法艺术第5页中国特有书法与绘画艺术结合书画艺术第6页雕塑建筑第7页《红旗谱》《三家巷》《青春之歌》 《红日》《苦菜花》 《小城春秋》 《林海雪原》《红岩》《战斗青春》《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百炼成钢》《乘风破浪》《三里湾》《灵泉洞》《创业史》《艳阳天》《山乡巨变》《上海上午》《欧阳海之歌》文 学《登记》《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一般劳动者》《组织部新来年青人》《改造》《灰色帆篷》《在悬崖上》《红豆》《小巷深处》《火光在前》《党费》《七根火柴》《百合花》《黎明河边》建国十七年产生堪称典型优秀文学作品革命斗争历史题材社会现实生活题材长篇长篇中短篇中短篇第8页舞 蹈音 乐 第9页戏影视剧第10页多种艺术不一样形式语言 绘画——点、线、面、色彩组织 雕塑——面、体、型组织 照相——角度、光线、画面、颜色组织 建筑——面体质材组织和与环境配合 文学——语言组织 音乐——乐音、节奏组织 舞蹈——肢体动作组织 戏剧、影视——多种艺术形式语言综合利用第11页 中国书法是在一定空间展示运动徒手线条时间艺术凝固音乐第12页中国书法史概述汉字产生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图画记事符号记数象形符号记写音节表意为主意音文字系统第13页汉字形体演变夏商甲骨文商周钟鼎文春秋战国大篆秦小篆东晋行书两晋楷书汉草书秦汉隶书第14页第15页第16页第17页第18页第19页第20页第21页第22页第23页第24页第25页第26页第27页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几个阶段书法以实用性为主阶段书法脱离实用而开始成为创作观赏和追求审美对象阶段书法艺术空前繁华兴盛并开始纯抒情历程阶段书法艺术期待着创新阶段书法艺术以“复古” 求出新阶段书法艺术回归自然并接收当代主义影响阶段第28页青川木牍云梦竹简书法以实用为主阶段刻写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甲骨文”铸刻在青铜器上文字,叫“金文”秦统一文字前篆书,叫“大篆”秦统一文字后篆书,叫“小篆”战国中期已经出现了隶书,称为“古隶”殷周甲骨毛公鼎石鼓文李斯小篆毛笔朱墨书第29页书法脱离实用而开始成为创作观赏和追求审美对象阶段 东汉末年书法已开始脱离实用而成为人们创作和审美对象,并出现了人们崇敬书法家和最初书法理论著作。 书法脱离实用而成为独立艺术,最突出地体现在草书上。 书法理论著作出现,标志书法艺术成熟。第30页第31页第32页著名书法家史游(章草) 曹喜(篆隶) 崔瑗(章草) 杜度(章草) 张芝(今草) 张昶(八分)蔡邕(隶书)   刘德升(行书)    师宜官(大字、小字) 梁鹄(八分)书肇自然纵横有象书法理论著作崔瑗:《草书势》蔡邕:《笔论》 《九势》 《笔论》提出书法创作对心理要求和结字、用笔理论,为后世书法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3页 书法艺术空前繁华兴盛并开始纯抒情历程阶段 从东晋“二王”起中国书法艺术进入了最繁华黄金时期 最高统治者推许成就了唐代书法艺术大发展草书走上纯抒情艺术道路宋代书法又有了格调上创新追求第34页王羲之成就与影响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瑯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曾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七岁已善书,相传曾学书于卫夫人,后遍览诸家,摄取众法,变汉魏古拙质朴为妍美流变。唐太宗把他抬高到无以复加高度。他正楷、行书、草书皆工,其书技法绝妙,内涵深厚,飘逸飞扬,广施影响于后世所有书家,人们推崇他称之为“书圣”。 其子王献之更深入在妍美中增加了神骏,体现出对自由追求。后世人们把他们父子合称为“二王”。第35页第36页第37页第38页集古今楷书之大成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因曾被封为鲁郡公,世称为“颜 鲁公”。初学王,又曾转师褚遂良,更多汲取营养于北朝碑刻,终集古今楷书之大成,发明了影响百代“颜体”。其格调大体是:点画浑厚饱满、转折多变、提按分明,字形显得端庄雄伟,章法茂密丰实。第39页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初学二王,取法欧最多,“柳体”与欧同属瘦硬端直疏朗一类,但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