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体的种类5.pptx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法字体种类怀安县怀安城中学 刘平第1页 书法字体,就是书法格调分类。一般来说书法字体可分为五大类: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其中每种书体又能够细分,如篆书可分为小篆、大篆;草书可分为章草与今草等。第2页一、篆书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第3页 1 、大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钟鼎文和石鼓文。第4页(1) 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能够见到最早成熟书法。1899年王懿荣在一种称为“龙骨”中药材上面,偶尔发觉某些刻画符号。“龙骨”,就是龟壳,而上面刻画符号,后来经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证明,就是“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是距今约三千四百年前商代遗物。后来通过不停挖掘,出土甲骨片达十万枚之多;而上面刻画符号,也总计达4500个,其中1700个被逐一破译和解释出来。甲骨文内容大多为"卜辞",乃记载占卜吉凶之事件。第5页(2)金文。 周代,金文为主要书体存在形式与书法体现形式。金文,又名钟鼎文,是钟鼎等器物上铸造款识文字,或阴或阳。第6页(3) 石鼓文。 是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十个,形似鼓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第7页2、小篆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写法就统一了。小篆字结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筷子。第8页 《峄山刻石》为秦始皇登临峄山时命李斯记颂其德所立,唐时已毁,现存者为宋人转刻(称《长安本》),该篆书圆转遒正,与《碣石颂》、《会稽刻石》、《泰山刻石》同样,为标准秦篆,是后世小篆之祖。 第9页第10页第11页第12页第13页第14页第15页二、隶书隶书分为秦隶(古隶)和汉隶(今隶)两种。 第16页1、秦隶 秦朝时隶书被称为秦隶。第17页 当汉代发明和利用纸张后来,书写不再受窄长竹木简限制,毛笔性能得到充足发挥,隶书突破了秦篆单一中锋运笔,笔法很丰富,中锋和侧锋,方笔和圆笔,藏锋和露锋各显神通。笔画具有波、磔之美,最有代表性是“蚕头”、“燕尾”笔画,这样线条标明当初书家在观念上是要破除整洁划一单调,求生动活泼多样。在字构造上变化了小篆拟横扬竖趋势,字势向横向伸展,成熟汉隶在书法史上是一种主要转折点 。第18页2. 汉隶《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是这种书体代表作。 第19页第20页第21页第22页第23页第24页第25页三、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当代汉字手写体参照标准。第26页第27页楷体书法最为著名四大家是:唐 欧阳询(欧体)   唐 颜真卿(颜体)   唐 柳公权(柳体)   元 赵孟頫(赵体) 第28页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第29页颜真卿《勤礼碑》第30页柳公权《玄秘塔碑》第31页赵孟頫《仇锷墓碑铭》第32页四、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起源,介于楷书、草书之间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难于识别而产生。“行”是“行走”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草化或草书楷化。楷法多于草法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叫“行草”。第33页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第34页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情绪。第35页《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第36页 米芾《蜀素帖》 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足体现了他“刷字”独特格调。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体现了动态美感。 第37页颜真卿《祭侄稿帖》第38页五、草书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 第39页三国吴 皇象《文武将队帖》第40页唐 张芝 《冠军帖》第41页 怀素《自叙帖》第42页 书法字体,就是书法格调分类。一般来说书法字体可分为五大类: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其中每种书体又能够细分,如篆书可分为小篆、大篆;草书可分为章草与今草等。(1) 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能够见到最早成熟书法。1899年王懿荣在一种称为“龙骨”中药材上面,偶尔发觉某些刻画符号。“龙骨”,就是龟壳,而上面刻画符号,后来经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证明,就是“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是距今约三千四百年前商代遗物。后来通过不停挖掘,出土甲骨片达十万枚之多;而上面刻画符号,也总计达4500个,其中1700个被逐一破译和解释出来。甲骨文内容大多为"卜辞",乃记载占卜吉凶之事件。(3) 石鼓文。 是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十个,形似鼓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写法就统一了。小篆字结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筷子。 《峄山刻石》为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