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盖包边模的调试方法研究.docx

汽车发动机盖包边模的调试方法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汽车发动机盖包边模的调试方法研究 ? ? 陈文锋,曾昭亮,杨玉贵 (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91) 1 引言 汽车包边是将汽车上两个或多个制件连接到一起的工艺,其中,包边模由于生产过程中采用一次动作完成对制件的定位、压料、预包边和包边,其上下模还可对制件进行几何形状的校正,这种工艺设备的生产效率,制件品质,稳定性,与其他包边工艺设备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国内汽车厂家中运用的较广泛。由于这种工艺方法引进于日本,在每个车型中,所需的量又不是很大,所以国内对这种模具的生产调试经验比较少。通过总结最近这几年对相关项目的包边模的调试经验总结,以最具代表性的汽车发动机盖为实例,介绍这个制件的常见质量缺陷,具体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模具的调试解决方案,为将来的其它包边模提供合理高效的调试方案。 2 包边模常见缺陷及排除方法 汽车发动机盖包边模,是将发动机盖内板与外板连接到一起的工艺设备,它是通过机床提供动力,做上下往复运动,在向下运动过程中,通过定位销,压料板,预弯机构,主弯镶块实现对制件的定位,压料,预弯,主弯动作。其中制件的表面质量和外形尺寸偏差,大部分出在预弯和主弯阶段。以下通过实例,具体介绍包边模的常见缺陷的排除方法。 2.1 面品缺陷及排除方法 2020 年5 月,在调试长安福特某项目的发动机盖时,发动机盖包边后,前挡风玻璃处的两处尖角出现凹陷(见图1),与翼子板搭接处的两处圆弧R出现了轮廓不顺畅现象(见图2)。间隙在2.3~3.0mm,间隙差达到了0.7mm。在试生产阶段,轮廓不顺畅位置和大小还不稳定。出现大批量的返修,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图1 表面凹陷图 图2 轮廓尺寸图 如图1所示,通过对制件尖角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制件尖角处,有一段圆弧,在外板预弯和主弯过程中,由于圆弧处往内包边,该段圆弧包边后会缺料,受缺料拉应力的影响,随着主弯力的消失而释放,所以在调试时,应该先从减小内应力上入手。 (1)从减小单件的内应力入手,用圆弧公式: 式中N——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度 π——圆周率 R——圆弧半径 可计算处该段圆弧缺料情况。该段圆弧R为300mm,圆弧对应角度为30°,翻边高度为10mm,通过公式可以算出: 包边后的翻边线长度为: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两段圆弧缺料为: 在公式中可以看出,翻边高度越短,对圆弧的影响越小。在查阅了长安福特的技术标准后,将翻边高度降到了5mm 通过公式可以算出,改进后,圆弧L2=30×3.14×(300+5)÷180=159.62mm。 缺料长度L2-L1=2.62 通过对外板翻边高度的降低,可以看出圆弧缺料优化了很多。 (2)对包边模的改进。在包边过程中,模具尽量做到对材料的全约束,任何一个地方的应力释放或者应力突变,都会反映在制件的表面上。所以要全面检查模具的每一个细节。 a.应先检查制件与下模型面的贴合程度,因为外板单件在成型过程中,材料受挤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材料表面硬化等影响,由于残余应力的释放,会有弹性变形。所以要检查制件与下模型面是否一致。如果外板与下模不一致的话,制件在压料阶段,将力作用在外板上,外板与下模型面不符,在压料的时候就将制件表面压变形。具体的检查方法是先将单件外板涂上红丹,放入下模,用手按压制件,通过着色检查是否型面一致。通过着色检查后,发现外板制件与下模有0.2mm 的间隙。所以要将制件与下模进行研磨协调。经过协调好的下模,制件与下模形成至少20mm宽的一致形状,这个宽度,正好是压料板和主弯镶块对下模施加力的最小宽度。 b.在包边模预弯过程中,要尽量控制预弯变形的区域,因为预弯变形区域越小,制件面品质量越高。在预弯过程中,预弯镶块是向制件翻边轮廓法向做运动,如图3所示。 力F1是往法向方向的,制件预弯后角度越小,制件的形变区域就越大,所以要尽量的增大预弯角度。通过改变预弯角度,反复试验,发现预弯角度只要小于或等于75°,都可以顺利的主弯,而且预弯角度对轮廓的缩进影响最小。所以,将制件预弯角做成75°,以减小预弯变形区域。由于向内变形区域越小越好,通过图3 可以看出,压料板离制件边缘是最近的,还可通过压料板对制件垂直方向增加压料力,让外板与下模紧密贴合,以达到减小预弯变形区域的目的。施压压力以不破坏制件表面面品为原则,通过减小单件的内应力和对预弯变形区域的控制,改进后的包边制件,包边面品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图4所示。 图3 预弯镶块运动轨迹图 图4 表面质量图 2.2 制件圆弧轮廓不顺畅包边不良及解决方法 通过图5(试模产品)可以看出该段圆弧的间隙在2.3~3.0mm,圆弧的间隙差达到了0.7mm,误差非常的大。该段圆弧在法向上还呈反弧形。圆弧包边后材料会多出一部分,通过图6还可看出,在包边过程中,每段圆弧所受力方向还不同。 图5 轮廓间隙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