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doc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明白人生路上需要确定目标、积极进取、不断超越,有梦想就有可能。   教学重点:   结合语言文字,感知刘翔不断超越、挑战自我、实现梦想的过程,学习刘翔敢于挑战、执着追求、不断超越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翻越远方的大山”的含义,学习刘翔的精神,努力翻越自己心中“远方的大山”。   教学时间:   两课时(连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   1.看一组图片,说说对刘翔的了解。   2.无数的鲜花与掌声背后,一次次成功与超越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2004年年底,“亚洲飞人”刘翔出版了自传《我是刘翔》,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进入体校、学习跨栏、遇到教练孙海平等体育生涯,还曝光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个人生活和成长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选自《我是刘翔》。   3.读题:翻越远方的大山   在“亚洲飞人”刘翔心里,有一座远方的大山,那是谁?阿兰·约翰逊。   4.阿兰·约翰逊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成为刘翔心里的“大山”呢?说说你对他的了解。补充资料。   原来,约翰逊是个这么有名的运动员,难怪被刘翔视为一座“大山”。那么,刘翔是如何跨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刘翔的自传。   【设计意图:刘翔和约翰逊,这是文中两个关键的人物,如果不了解他们,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文章内容。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为了防止学生对资料不加选择地照本宣科,我特别强调“说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信息”。而对于约翰逊,我则在课件中重点出示他在刘翔没有成名之前的巨大影响力,旨在突出他的“大山”地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读完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2.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刘翔靠不懈的努力战胜了对手阿兰·约翰逊,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3.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默读全文,圈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再用横线划出每一个时间段刘翔对阿兰·约翰逊的看法。   4.交流:很早——刚练跨栏那会儿——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5月8日   5.小结:在刘翔的眼中,阿兰·约翰逊就是一座大山,从“遥不可及”到“站在山脚下”到“成功翻越”。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根据这个过程把全文分成三大段。   【设计意图:从时间上看,清清楚楚一条线。理出脉络,分段、概括内容,水到渠成。   从授课实际看:学生对第一自然段有所忽略。实际上这句话也很重要,“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可见刘翔对约翰逊仰慕已久,更能突出这是“远方的大山”。】   三、精读第一段,感受刘翔对“远方的大山”的崇拜   1.“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你知道有多早吗?补充资料。   2.刘翔开始训练跨栏的时候,阿兰·约翰逊已经是世界跨栏冠军了,只能是自己崇拜的偶像。所以,刘翔这样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理——读第2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奢望、遥不可及   【设计意图:两个关键词,既要知道词的本意,更要能联系上下文说出在文中的意思。突出翻越这座“大山”困难之大。】   4.朗读一、二自然段,感受刘翔对约翰逊的崇拜。   四、精读第二段,感受刘翔对“翻越大山”的追求   1.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刘翔训练跨栏的三年后,有了与约翰逊第一次碰面的机会,那是在2001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当时的比赛结果怎样呢?   “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理解“风驰电掣”。   2.最终,约翰逊夺得了冠军,而刘翔连决赛的资格都没有。此时,他暗暗地问自己:“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   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翔?(勇于挑战)   【设计意图:此处目的在引导学生感悟:刘翔勇于挑战,敢于向高手挑战。   从授课实际看,有部分学生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学生提出,此时的刘翔是自卑的,因为自己与约翰逊的差距太大了。这样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也符合正常人的心理。于是我引导学生,刘翔的可贵在于他没有因为对手强大而一味地自卑下去,他给自己树立了大胆的目标:“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   3.2001年,刘翔亲眼见到了约翰逊,但是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他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看来,约翰逊真的是一座“远方的大山”。   2002年,刘翔有了一次和约翰逊并肩跑步的机会。这次刘翔能缩小与“大山”的距离吗?读第五自然段。   多么遗憾的一次比赛啊!此时,看着约翰逊的背影,刘翔又会想些什么?   4

文档评论(0)

偶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个人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