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解析: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材料.docx

含解析: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材料.doc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中考试卷题目,多多 中考试卷题目,多多 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中考试卷题目,多多 独家文档 原创文章,请勿搬运 感谢支持 泰安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 24 Al 27 S 32 Cu 64 Zn 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A. 绿色出行 B. 火力发电 C. 植树造林 D. 节约用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绿色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B、火力发电需要用到化石燃料,会排放很多污染性气体,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D、节约用电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是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A. 陶瓷餐具 B. 铜质火锅 C. 塑料水杯 D. 纯棉衬衣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详解】A、陶瓷餐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 B、铜质火锅是用铜合金制成,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C、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正确; D、纯棉属于天然材料,错误。 故选C。 3. 化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海水制镁 B. 钻木取火 C. 粮食发酵 D. 冰雪融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海水制镁过程中有新物质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钻木取火过程中发生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冰雪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4. 我们在商场常看到“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单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而不是以原子、分子或单质等形式存在,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氢氧化钾 B. 铝 C. 金刚石 D. 甲烷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子、原子或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详解】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故选D。 6.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气焊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铜用于制导线 D. 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C、铜用于制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D、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A。 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一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C.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水分子很小 D.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自然界中水天然循环,说明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氧气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滴水很小,但其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都是由氧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振荡试

文档评论(0)

京津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