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句式 课件.pptx

2024年新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句式 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 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一般不考),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 文言句式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相关题目考查句式命题特点2023新课标全国Ⅰ卷翻译:(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是以①句式全部放在翻译中考查。②固定句式考查数量不多,每句常有一个。2023年重点考查“不亦……乎”,意思是“不也……吗”新课标Ⅱ卷翻译:⑴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不亦……乎! (续表)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相关题目考查句式命题特点2023全国甲卷翻译:(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2)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乎?①句式全部放在翻译中考查。②固定句式考查数量不多,每句常有一个。2023年重点考查“不亦……乎”,意思是“不也……吗”。全国乙卷翻译(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于”为标志的状语后置句“加壁其上”省略句 突破导航 突破 把握文言句式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主要包含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没有单独设题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而是将其隐含在文言文翻译题中。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把握,是正确理解文意的关键一步。1.判断句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用作代词,很少用作判断词。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古代汉语是借助语气词来表判断的。 类型例句……者,……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者,……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小石潭记》)……者也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也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无标志①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用“为、乃、即、则、皆、诚”等表肯定判断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续表)类型例句用“为、乃、即、则、皆、诚”等表肯定判断③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⑤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用“非”或“匪”表否定判断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②所守或匪亲。(《蜀道难》)是指示代词,这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动词,表判断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对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叔对曰:“臣之御庶子鞅,愿王以国听之也。为不能听,勿使出境。”王不应,出而谓左右日:“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今谓寡人必以国听鞅,悖也夫!”公叔死,公孙鞅西游秦,秦孝公听之。秦果用强,魏果用弱。非公叔痤之悖也,魏王则悖也。夫悖者之悲,固以不悖为悖。 (节选自《吕氏春秋? 仲冬纪第十一》) (1)秦果用强,魏果用弱。非公叔痤之悖也,魏王则悖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非公叔痤之悖也,魏王则悖也”,“……也”表判断。 秦国果然就因此强大,魏国果然就因此而削弱。不是公叔座糊涂,而是魏王糊涂。 2.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被动句主要有以下类型:形式例句有标志句“于”字句:谓语+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见”字句:见+谓语、见+谓语+于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受”字句:受+谓语+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为”字句:为+动词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续表)类型形式例句有标志句“为……所……”句、“……为所……”句①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被”字句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②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并序》)注:并不是所有带“被”字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