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1520-2005输入性蚤类病原体检测规程.pdf

SN 1520-2005输入性蚤类病原体检测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520-2005输入性蚤类病原体检测规程Detecting codes for imported fleas pathogen2005-02-17发布2005-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数码防体,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1520—2005言前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附录 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海军、汪仁杰、李俊成、李德新、聂维忠。本标准为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520--2005输入性蚤类病原体检测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输人性蚤类的病原体检测项目、材料采集与处理、检测程序结果报告及菌株保存。本标准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对输人性蚤类鼠疫菌和莫氏立克次体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GB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WS 215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233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鼠疫菌 yersinia pestis是肠杆菌科、耶耳森氏菌属的烈性致病菌。是甲类传染病一鼠疫的病原体。蚤是主要的传播媒介。3. 2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是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属原核微生物,大小与细菌相近似,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储存宿主是鼠类,传播媒介主要是蚤。4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应符合WS 233中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要求。5标本采集自人境交通工具捕获活鼠,单只分装于鼠袋,反折袋口扎紧,带回检蚤室检蚤。或用粘蚤纸采集游离蚤。注明交通工具的名称、国籍、驶来港口。采集方法见第A.1章。6蚤类鼠疫菌检测程序6.1检验材料分组6.1.1集组检验。按同交通工具等,同鼠体蚤10匹~20匹为1组。材料处理方法见第A.1章。6.1.2单匹蚤拉胃或压碎检验见第A.1章。6.2细菌学检验细菌学四步检查包括:细菌形态与染色、细菌培养、噬菌体试验、动物试验。方法见第A.2章。6. 3 血清学检验蚤类检材可直接用于以下试验:-免疫荧光技术(IF)参见第B.1章;-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参见第 B.2章;1 SN/T 1520—2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参见第B.3章。6.4分子生物学检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鼠疫菌 F1 抗原基因技术参见第B.4 章。6.5结果报告6.5.1细菌学检验结果报告经鼠疫细菌学四项检查,如符合鼠疫菌的特点,可判定为鼠疫菌,作出初步报告:“检出鼠疫菌”。判定标准见A.2.5。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6.5.2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结果报告血清学阴性结果报告“鼠疫菌F1抗原检测阴性”,注明检验方法;阳性结果,应用两种以上血清学方法复试,阳性结果报告鼠疫菌F1抗原检测阳性”,注明检验方法。聚合酶链反应阳性的结果报告“鼠疫菌 F1 基因片段检测阳性”,注明检测方法。血清学和聚合酶链反应阳性的检材应作鼠疫细菌学培养,获得鼠疫菌株按 6.5.1报告。6.6菌株的复判和保存6.6.1阳性检材和菌株应送具有资质的实验室复判。6.6.2经鉴定确认的鼠疫菌株应由具有资质的实验室保存。6.6.3原检出单位所保存的阳性检材和菌株,待复判结果后,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销毁。蚤类莫氏立克次体的检测程序77.1涂片镜检方法与结果判断参见第 C.1章。7.2莫氏立克次体的分离7.2.1可采用以下动物或组织细胞分离莫氏立克次体:雄性豚鼠(体重250g~300g);-鸡胚卵黄囊(5 d~7 d);Vero细胞、L929 细胞。7.2.2材料处理及分离方法参见第C.2章。7.3菌株鉴定7.3.1免疫荧光试验用莫氏立克次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鉴定分离株见WS215。7.3.2微量补体结合试验用已知莫氏立克次体标准血清鉴定分离株见WS215。7.3.3多聚酶链反应(PCR)参见第 C.3 章。7.4结果报告7.4.1根据检测结果作出相应报告并注明检验方法。7.4.2阳性结果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SN/T 1520—-2005附录A(规范性附录)鼠疫细菌学检查方法A.1蛋类材料的采集和处理A.1.1 采集在检蚤室,打开鼠袋,将鼠放入大白携瓷盆内检蚤,可用小镊子逆宿主的皮毛翻检,或以葩梳梳刷皮毛上的蚤。切忌用药剂熏杀。A.1.2处理收集的鼠体蚤,分类后装人含有0.5×10-5龙胆紫、2%盐水的小瓶内,注明寄主、采集地点、采集日期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