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提升:择心之所向,添国之光彩导写及范文.docx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提升:择心之所向,添国之光彩导写及范文.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提升:择心之所向,添国之光彩导写及范文 写作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课间,高一1班的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聊开了。陈涛说:我还是想按照自己的兴趣喜好来选科,如果不喜欢,我肯定学不好。李雅说:我喜欢的却不是我的强项,能力和兴趣不统一,怎么办呢?张翔说:爸妈给了我不少建议,我觉得应该听他们的,毕竟他们会想得长远些。王凯说:还得看看社会需要什么,不然,将来没有用武之地呀!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和看法,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一)对材料的理解本题的写作材料为复杂的单则材料,由5句话构成。第1句提供了一个情境——课间聊天。第2-5句为四个同学对话聊天的具体内容,均围绕“选科”过程中的困惑、思考与抉择展开。陈涛强调的是学习中兴趣爱好的重要性,李雅遇到的困惑是能力和兴趣不统一,张翔的观点是应该听取父母的建议,王凯则考虑到未来社会的需要。这一组对话,从内容上又可以分为两类,陈涛和李雅是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提出看法,张翔和王凯则考虑了他人视角,将父母的建议与社会的需求作为自己选科的参照。总体看,材料的5句话一共两层意思:一是提供了一个情境;二是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思考。(二)对引导语的理解 面对“选科”问题,该如何抉择?考虑哪些因素?理由是什么?结合材料,表达观点和看法,体现思考、拓展、延伸。考生在“选科”的基础上可以做适当的延伸思考,如择业,如人生的抉择等。 对于写作引导语要整体关照与兼顾,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结合以上材料”,就是以材料为本,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另起炉灶;“观点和看法”“感悟与思考”要做到思想积极健康向上、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且契合情境。 择心之所向,添国之光彩 王诗琦 于高一同学而言,选科无疑是一个人生中的十字路口。高一1班的同学时此进行讨论,他们无疑是这路口上徘徊的旅人,兴趣与能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化作鸿沟横亘在前。我愿为他们插上翅膀,给出我的拙见:选科应择心之所向,添国之光彩。热爱是跨越鸿沟的桥梁,是克服困难的翅膀。陈涛同学的话便体现了他对此的理解。选料将影响就业方向,而工作又将占去人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有了热爱支持,袁爷爷的杂交水稻才能哺育众生,才能让屠呦呦不畏困难研制青蒿素,才能让我们这群小雀学飞,飞向理想的天际。理智权衡则是斩破荆棘,破石开路的利剑。面对兴趣与能力的冲突与父母建议,应结合自身情况权衡利弊,保留自身的想法与思考。若李雅同学一直犯难,易犹豫不前落在队伍之后;若张翔国学盲从建议,易落入前进路上的泥沼无法前行;而若是以“择”字为准,不盲从不懈怠,用心思考,理智选择,前路的危险则会为你让步。对社会需求的考虑则是翅膀起效的动力源,是极关键的环节。选科不仅意味着学习方向的选择,更与个人的未未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与国家发展方向息息相关。王凯同学说得在理,潜心观察社会结构、现状与需求,预测未来导向,才能让路口中孤独的个人拥抱国家之轨迹,择心之所向、添国之光彩。回望历史车轮,有无数仁人志士在擅长领域发光发热:勇敢无私下西洋的郑和,绣口吐出半个盛唐的李白,强调民贵君轻的孟子。而再看今日中国,航天团队、各科研团队亦为国争光。我们唯有择心之所向,选好科目展望未来,才能为个人之轨迹增添动力,为国家之发展贡献动力。最终“添国之光彩”。我愿从同学们的话语中走出,拍拍灰尘,擦亮双眼,用心选科,寻找心之所向,不畏巨大鸿沟,拥抱时代轨迹,为添国之光彩,拥抱民族之未来! 迎时代之浪,展个性之长 杜俊言 即将面临高二的选科分班,我们都在为选什么科目而思考。有的同学认为要遵循兴趣;有的认为要考虑专业前景;有的认为直接听父母的就好。我认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职场角度下的谨慎选科不如抛下成见后的尽展所长。首先,选科的考量在于“我能为社会做什么”,而不是盲目地去考虑“社会最需要什么”。正如王凯同学认为要首先从社会需要的角度选科。许多同学都拘泥于社会的倡导,但他们忽略了两点。第一:一个科目乃至这个科目背后的专业既然存在,就是因为社会需要相应的人才。社会确实有最需要,但没有不需要。比如鱼虾的养殖,楼房的营建,以及日用品的生产与销售。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或许不是社会最需要的,但一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那些最被社会需要的行业,如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军工制造等,可能并不是你擅长的。花费同样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你在些方面获得的成绩或许远比不上你在你所擅长的领域取得的成果。而这,就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样的,难道在你擅长,但国家社会却并不十分强烈需要的领域,就不能为国家做大贡献了吗?答案是否定的。2018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赵**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