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完整版PPT.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李白和杜甫大PK 地位及影响 李白:诗仙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当时享有盛誉,民间地位大 杜甫:诗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宋之后千年不衰,历史地位高 个人魅力 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狂傲放旷的典范,他愿意亲近自然,歌咏山川,张扬天性,他还好习剑术,酷爱饮酒,不但好诗,而且任侠。 杜甫:身逢乱世,仕途多舛,命运飘零,心情比较沉郁,世事阅历的沧桑,让他的锋芒更加内敛,忧国忧民,个性并不像李白那么张扬。 风格 李白:清新飘逸 天才 杜甫:沉郁顿挫 仁者 产量 李白的诗今存近一千首,但散失不少; 杜甫传世一千四百余首; 质量 李白的诗多即兴而发,少事雕琢,所以部分诗作显得内容比较松散、题材比较重复,词句声律不够严谨。 杜甫的诗歌,比较经得起捶打推敲。对仗工整,技巧出神入化。 文采和意境 李白由于发诸真情,能够打动人心,他诗兴遄飞,激情洋溢,意境开阔,想象雄奇,上天入地,引人入胜。 杜甫家学渊源,讲求遣词用句,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诗歌的精炼严整,意境深沉阔大,感情悲怆难抑,非常人所能及。 拿手绝技 绝句:李白第一 无论五绝七绝 律诗:杜甫第一 无论五律七律 乐府与歌行: 李白略高于杜甫 学问:杜甫大大高于李白 综上所述 从人品,学识,历史影响,民间地位来说,两人应当是不相伯仲的,但我们论诗只要是从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准来评价,杜甫的诗意境更加深邃,技巧更为高超,更有底蕴和嚼头。 我个人认为艺术成就:杜甫略高李白。 登岳阳楼 杜甫 作者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唐肃宗时期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后世称为杜拾遗,杜工部。 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同情人民,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 ??? ??? 杜甫(712—770)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望岳》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兵车行》、《丽人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月夜》、《春望》、 “三吏”、“三别”等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 多反映沦陷区生活的诗篇,或感时忧国,或思家念亲 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气。 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标志着他经历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 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诵读 赏析 昔闻①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②,乾坤日夜浮③。 昔闻:过去仅是听说过。 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 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 乾坤:天地。这句说天水相连,好像整个天地都日夜浮动在苍茫的湖面上。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 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 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 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 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 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赞颂洞庭湖的波涛浩荡,气势磅礴 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整个地在湖水之中飘浮。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壮阔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赏析 “坼” “浮”二字 “坼”字,诗人写得有

文档评论(0)

138****95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