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古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doc

民居古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民居古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民居古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 1 一、当前民居古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2 1.建筑布局上的隐患 2 2.建筑耐火等级低 2 3.消防设施匮乏 3 4.管理不当 3 二、民居古建筑消防设计的关键点 3 1.防火间距 3 2.耐火等级 4 3.消防供水 4 4.自动报警 5 5.消防设备 5 三、结语 5 文2:体系构建中的几个关键点 5 原创性声明(模板) 13 正文 民居古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 文1:民居古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 民居古建筑大都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财产,对于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应尽可能地对其进行保护。由于在古代生产条件落后,多数民居古建筑都采用木构架结构,辅之以砖、瓦、石,选用木结构可就地取材、较易加工,具有高度灵活性、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等优点,但木材的易燃性,使得民居古建筑对于消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我国民居古建筑发生火灾已逾1500起,引起火灾的原因既有生活用火,也有电气、吸烟和雷击等,火灾的发生,极可能造成民居建筑的彻底损坏,因此在民居古建筑的保护中,有必要做好消防设计工作。 一、当前民居古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1.建筑布局上的隐患 民居古建筑在建筑布局上,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采用“四合院”和“廊院”的形式,将弄堂、走廊和小广场穿插其中,庭院与建筑群体呈对称分布,前后建筑物间距小,外墙距离一般不超过3米,最窄的甚至仅有1米,而在现行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要求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米,这说明民居古建筑在布局上,其无法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而且狭小的建筑间距,还会影响消防车的通行,无法及时扑灭火源。另外,现存的民居古建筑,许多都为名人故里,花径曲折,其在布局之初,未考虑消防问题,因此存在着很大的消防隐患。 2.建筑耐火等级低 从建筑材料角度来看,多数民居古建筑都以木材为主,辅之以砖、瓦、石,木材可就地取材、较易加工,具有高度灵活性、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等优点,而木材的易燃性,使得民居古建筑的耐火等级都相当低。按现代消防观点来看,以木材为主体的民居建筑,其耐火等级最低,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危险性都最大。而且现存的民居古建筑,一般都具有油漆彩绘、木雕、屏风、挂画、垂帘等大量装饰材料,这些装饰增大了木材的表面积,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快速蔓延。而从结构角度来看,民居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就像一个木材堆架而成的木垛,梭柱、斗拱等几何形体,增加了木材的受热面积,在发生火灾时,危险性更大。此外,民居古建筑历史悠久,其承重的柱、梁出现风化腐朽十分常见,在发生火灾时,即使得到及时的扑救,却往往也经不起高压水枪的冲击,极易坍塌。 3.消防设施匮乏 民居古建筑历史悠久,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设计之初,对于消防安全不能充分的重视,许多民居建筑在改造后,未保持原样,并未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等,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配备完全,这导致在火灾发生以后,不仅不能够及时的发现火灾,而且也不利于居民在火灾中实施自救。 4.管理不当 民居古建筑的日常使用和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消防安全隐患。从统计的民居古建筑火灾发生的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日常管理不当而引起的,生活用火不慎、电气事故等引起火灾屡见不鲜。民居古建筑内部管理松散、防火意识淡薄,对于其线路老化等问题,并未充分重视,给消防安全带来了隐患。 二、民居古建筑消防设计的关键点 1.防火间距 由于民居古建筑不属于新建,针对其在布局上不符合现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防火间距要求,应采用其他方法如提高民居古建筑的耐火等级来提高防火性能,而非粗暴的扩大防火间距,这样才能真正的起到保护民居古建筑的作用。若相邻的两民居古建筑之间间距不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但两古建筑的总面积小于600平米,可视为一体建筑来进行防火设计;若相邻建筑总面积较大,则应在古建筑间设置室外防火墙,而室外防火墙可采用古建筑中的设计,如风火檐、马头墙等,以保持民居古建筑的整体风貌不变。此外,室外防火墙应高于古建筑的屋顶结构,使得任一侧建筑倒塌时不会导致防火墙的倒塌。 2.耐火等级 民居古建筑主要为木结构,其耐火等级较低,因此首先应提高民居古建筑的耐火等级。在对民居古建筑进行移建改建的过程中,既要保持古建筑的原貌,又要改变建筑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而这主要是对于民居古建筑中的承重构件。首先,应尽可能的对民居古建筑中的承重构件进行阻燃处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en19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