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7-盼(教案).pdf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7-盼(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7 盼(教案) 教学目标 1. 会写“袖、篷”等 13 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 12 个词语。 2. 能借助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3. 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教 学重点) 4. 学习作者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的方法。(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写“袖、篷”等 13 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 12 个词语。 2. 能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教学过程 Ⅰ 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 谜语导入: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 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雨衣) 2. 解题:大家谜语猜得真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雨衣有关的课文—— 《盼》。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你的盼望最终实现了吗?把你盼望的事情 和同桌说一说。 3. 课件出示作者铁凝的简介。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链接作者简介,提高学生的 阅读期待。 Ⅱ 初读课文,整体梳 1. 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 “盼”写了哪些事,再自主认读写字表 中的生字和词语表中的词语。 2. 反馈交流。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朗读词语,把字音读正确。 (2 )学生选择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写一写,重点引导关注 “唇”字半包围 结构,“嚷”字不要少了一撇;“酱”不要漏写 “酉”部的横画;“篷”是 “⺮” 字头。 (3 )交流指导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Ⅲ 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 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 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作者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 为题目。围绕题目写了 “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 穿上了雨衣”等情节。 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概括总结。 3. 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起因(第 1~3 自然段):写妈妈送 “我”新雨衣,“我”特别喜欢 它,开始盼望下雨。 第二部分 经过(第 4~17 自然段):写尽管等来下雨但还是未能如愿穿上雨 衣。 第三部分 结果(第 18~20 自然段):写“我”终于穿上新雨衣。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师都应予以 肯定。 【设计意图】课文主要是通过事例和心理描写来衬托“盼”的,想要理清故 事的发展脉络就要从事例入手,看看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Ⅳ 聚焦起因,感受喜爱 1. 师:从哪儿能感受到“我”对这件雨衣的喜爱呢? 2. 品读第 1~3 自然段,交流“我”对雨衣的喜爱。 3. 交流反馈。 预设 1:雨衣颜色:淡绿色、透明 雨衣款式:长着两只袖筒 预设 2 :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蕾蕾对雨衣外表的描述以及对她的心理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新雨衣的 喜爱。 预设 3 :立刻就抖开。(动作描写,表现了蕾蕾迫不及待想穿上雨衣的心 情) 预设 4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 衣弄得窸窸窣窣响。(“走来走去”“戴”“抖抖”等动作体现了蕾蕾穿上 新雨衣后的开心。) 预设 5 :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 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已经热得不得了了,蕾蕾还穿着这件雨衣,可见她非常喜欢这件雨衣) 预设 6 :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

文档评论(0)

138****53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