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语文精准冲刺复习-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pptx

2024届新高考语文精准冲刺复习-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届新高考语文精准冲刺复习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及考情分析1修辞手法高考指津2最新模考例题解析3 教学目标及考情分析1 修辞手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修辞即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修辞通过调整和修饰语言,使说话或写文章更准确明白,生动形象。 简单来说,如果说语法是研究语言表达对不对的问题,修辞则是研究语言表达好不好的问题。 修辞手法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新课标、新高考都非常重视语言建构和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就是这一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新高考卷均单独设题考查,题型有变化,形式较新颖。 修辞手法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近年来该考点的考查内容和方式包括: 1、在语言运用题中,根据需要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或鉴赏分析; 2、在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 3、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效果; 4、在作文中,要求善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趣味性和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修辞手法命题类型【命题类型】 “语言文字及运用”板块中修辞手法的主要命题形式为: 在准确辨识常见修辞手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语意和语境的要求对修辞手法做出判断,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对修辞手法运用的表达效果做出分析和鉴赏等,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和人生密切相关。 修辞手法高考指津2 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一)备考启示: 近两年高考对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考查侧重在对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和表达效果的分析上,考查得更细致和专业,考生需对九种常用修辞的概念和作用有全面把握。 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比喻 1、比喻,即俗称的“打比方”,就是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甲事物来喻指乙事物。 种类:(1)明喻:有本体、喻体和鲜明的比喻词; (2)暗喻有本体和喻体,常用“是”“成了”“变成”等来联结本体和喻体; (3)借喻没有本体,也没有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4)博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作喻体来描写同一本体。 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比喻 特别注意:(1)甲和乙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且必须有相似点。(2)以下情况不是比喻。同类相比:他就像我们的亲人。表示猜测: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想象: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示举例:新时代涌现许多典型人物,如黄文秀、秦玥飞等。 比喻的主要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易于表达情感。 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借代 2、借代的特点是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种类: 特征代本体,材料代本体,标志代本体,人名代著作,绰号代本人,专有名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等。 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借代 2、借代例句:(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3)千帆竞发。(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引人联想,使形象突出,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具体生动;使文笔简洁精练,语言富于变化和富有幽默感 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对偶 3、对偶由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种类:(1)正对,上下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 (2)反对,上下句表示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 (3)串对,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 09修辞手法高考指津(二)常考修辞手法辨析及表达效果:对偶 【2021届全国高考1卷】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________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①构成:结构相同,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 “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

文档评论(0)

逐梦高考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名长期耕耘在湖南湘西地区基层高中的教师,已带过5届高三毕业班,现担任备课组组长,我们经常进行集体备课,我想把我们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和高考研习心得收获分享给大家,为大家提供高考相关资料和高中各学科的自制教学课件,助力更多的孩子们一起成长!

认证主体李**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