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优质课比赛一等奖.pptx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优质课比赛一等奖.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程标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文化遗产: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01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目录02《世界遗产公约》03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战争地震 尼泊尔的故宫,拥有超过700年历史。自15世纪末起,就成为加德满都历代马拉王朝国王的正式官邸,是尼泊尔现存历史遗迹中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艺术、宗教和历史博物馆。圆明园遗址圆明园复原图 酸雨,乐山大佛所在的岷江上游仍然有造纸和制药企业排放废气、废水。 故宫的一些宫殿经过几百年的风雨腐蚀早已成了危房。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结合教材和图片思考,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原因1、文化遗产的价值A、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B、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C、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2、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自然灾害、战争、工业化、城市化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可再生性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手段迅速浏览教材,概括人们对文化遗产是如何进行保护的?并运用事实加以说明。1.古代:收藏2.现代:国际合作、政府和国际组织、立约、立法3.原则: 4.完整性、真实性、世界性传承文化,人人有责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手段 材料一 四川安岳县峰门寺的一尊摩崖造像,被以红黄蓝绿颜色重绘的“浓墨重彩”,瞬间让网友们觉得“眼怀慈悲,神态安静的活佛生生被画成了地主家的胖儿子”。真实性思考:你觉得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材料二 主持人介绍到,法国早在1913年就制定了非常严格、明确的古建筑保护法,例如规定古建筑及其方圆五百米内的景物未经政府允许不得变动。完整性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手段世界性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当时著名国学家陈寅恪曾这样感慨。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敦煌藏经洞的藏品,大约有1.37万件在大英博物馆里,是全世界敦煌经卷的三分之一。但因为语言、文化等差异,这些经卷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你觉得今天敦煌学的研究和保护应该具有什么观念?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国际合作敦煌莫高窟: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2003年,敦煌研究院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主持,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敦煌研究院共同参与,开始编制《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世界:《世界遗产公约》概况背景:(1)文化遗产受到威胁(2)文物保护及研究的传统——文物收藏、国家立法(3)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国际合作时间: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目的: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地位: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类型: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意义:《世界遗产公约》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实践:1978年,确定的首批12处世界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79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存在严重威胁的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长城泰山《南京大屠杀档案》记忆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2.中国近代:保护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期措施清政府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护古物推广办法》南京国民政府1930年,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①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②1961年,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到2013年已公布7批,总数为4296处③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2.中国现代:保护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措施:①先后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②2006年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③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意义:②通过申遗等举措,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2.《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的主要分类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或遗址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双重遗产物质遗产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

文档评论(0)

培优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中小学专业高端辅导20年,特级教师。

认证主体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