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6-BA对白芨丛芽诱导的影响.docx

不同浓度6-BA对白芨丛芽诱导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不同浓度6-BA对白芨丛芽诱导的影响 ? ? 李云海 黑有兰 陈丽华 Summary? ? 试验采用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在添加0.5 mg/L NAA的情况下,分别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6-BA(0.5、1.0、1.5、2.0 mg/L),研究不同浓度6-BA对白芨丛芽诱导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6-BA浓度变化对白芨丛芽的诱导增殖具有显著的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白芨试管苗丛芽增殖数与6-BA浓度成正相关,而增殖丛芽的平均株高和平均叶宽则与6-BA浓度成负相关;当6-BA浓度为2.0 mg/L时,对白芨试管苗丛芽诱导增殖的效果最好,具体表现为试管苗丛芽的增殖数量多且较健壮。 Key? ? 白芨;6-BA浓度;组织培养;丛芽诱导 ? ? S567.239? ? ? ? ? ? A ? ?1007-5739(2019)15-0077-01 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 f.)是一种多年生兰科草本植物,又名明白芨、紫兰根、甘根、白给等[1]。我国白芨资源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四川、云南等地,有研究认为,产于云南、四川的白芨质量最好[2]。白芨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其地下假鳞茎是白芨的主要药用部位,一般将白芨假鳞茎进行干燥后入药,主要药用功效是治疗各类外伤、肿瘤等,其含有的黏质多糖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3]。另外,白芨假鳞茎具有很好的黏性,在工业上也可用作糊料[4]。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野生白芨的过度采挖,导致野生白芨资源数量急剧下降。为了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目前多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白芨种苗的快速繁育。鲁光耀等[5]对白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进行了研究,采用MS液体悬浮培养的方式对白芨种苗进行快速繁殖。叶? 静等[6]在白芨种子无菌萌发及组织培养试管快繁体系建立研究中认为,MS+1.0 mg/L 6-BA+0.15 mg/L NAA培养基适合白芨丛芽的增殖。李慧敏等[7]则在试验研究后得出了MS+1.0 mg/L 6-BA+0.5 mg/L KT+0.2 mg/L NAA+有机附加物适合白芨假鳞茎诱导的结论。 本试验在MS+0.5 mg/L NAA培养基的基础上,探究不同浓度6-BA(0.5、1.0、1.5、2.0 mg/L)对白芨丛芽诱导增殖效果的影响,以期从中筛选出与该浓度NAA协同配合效果较好的6-BA浓度。 1? ? 材料与方法 1.1? ?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实验室保存的白芨基础苗。 1.2? ? 试验设计 试验在MS+NAA 0.5 mg/L培养基的基础上,根据添加6-BA浓度的不同设4个处理,分别为添加6-BA 0.5 mg/L(B1)、1.0 mg/L(B2)、1.5 mg/L(B3)和2.0 mg/L(B4)。将实验室保存的白芨基础苗均匀切分成每丛5苗的小丛,接种至4个不同浓度6-BA处理的培养基中,每处理接种5瓶(即5次重复),每瓶接入5小丛。把接种好的培养瓶置于温度21~23 ℃、光照强度1 500~2 000 lx、光照时间12 h/d的培养室中培养。 1.3? ? 调查统计 培养过程中,每周观察白芨丛芽生长情况。培养至第45天时,统计每个处理5瓶试管苗丛芽的增殖和生长情况(增殖芽数、平均株高、平均叶宽等),并进行生物统计学分析。 2? ? 结果与分析 2.1? ? 不同浓度6-BA对白芨丛芽增殖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6-BA浓度的升高,白芨试管苗丛芽增殖倍数逐渐增大,当6-BA浓度为2.0 mg/L时,白芨试管苗丛芽增殖倍数达到最大,为7.12倍。经方差分析得出,处理B4与处理B1、B2、B3之間芽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B3与处理B2、B1之间芽数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B2和处理B1之间芽数差异不显著。说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白芨试管苗丛芽的增殖数与6-BA浓度成显著正相关。当6-BA浓度为2.0 mg/L时,白芨试管苗丛芽增殖最多,而且此时的试管苗丛芽仍较健壮。因此,就白芨丛芽增殖这一指标而言,与NAA 0.5 mg/L配合的适宜6-BA浓度为2.0 mg/L。 2.2? ? 不同浓度6-BA对白芨丛芽株高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6-BA浓度的升高,白芨试管苗丛芽的平均株高逐渐降低。经方差分析可知,不同浓度6-BA处理对白芨试管苗丛芽株高的影响差异显著。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处理B1与处理B3、B4之间差异极显著,与处理B2之间差异显著;处理B2与处理B4之间差异极显著,与处理B3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B3与处理B4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处理B4(6-BA浓度为2.0 mg/L)白芨试管苗丛芽较矮壮,没有出现徒长等现象。 2.3? ? 不同浓度6-BA对白芨丛芽叶宽的影响 由表3可知,白芨试管苗丛芽平均叶宽与试验浓度范围内6-BA的浓度成负相关,即随着6

文档评论(0)

资教之佳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转型!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01010332000022
认证主体贾**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