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更新!33条推荐意见.docx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更新!33条推荐意见.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更新!33条推荐意见 前? 言 为了规范和更新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目标,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22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以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为依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更新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较于以前的版本,本指南主要更新了下列内容:(1)对一般人群均应该进行HBsAg筛查;(2)采用病毒学、生化学及组织学指标对慢性HBV感染分为4期;(3)对HBsAg阳性者,应尽可能采用高灵敏且检测线性范围大的HBV DNA检测方法;(4)HBV新型标志物检测(HBV RNA、HBcrAg);(5)对抗病毒适应证,本指南从扩大治疗、提高治疗覆盖率的角度出发,建议降低ALT治疗阈值,以进一步减少相关的肝脏炎症、纤维化、肝硬化、HCC及肝病相关死亡;(6)介绍了临床治愈类新药的研发情况;(7)对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进行了更新。 现将本指南已汇集的33条推荐意见呈现给读者,本指南及相关解读也会刊登在《中华肝脏病杂志》,欢迎关注。 推荐意见1: 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 h内尽早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剂乙型肝炎疫苗?(A1)。危重症新生儿,如超低体质量儿(< 1 000 g)、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型肝炎疫苗(A1)。 推荐意见2: 对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 h内尽早注射一剂次100 IU HBIG,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A1)。建议对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儿童,于接种第3剂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时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若HBsAg阴性、抗-HBs< 10 mIU/ml,可按0、1、6个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型肝炎疫苗;若HBsAg阳性,为免疫失败,应定期监测(A1)。 最新进展3: 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的早产儿、低体质量儿(< 2 500 g)也应在出生后12 h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型肝炎疫苗和HBIG。早产儿或低体质量儿满1月龄后,再按0、1、6个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型肝炎疫苗免疫(A1)。 推荐意见4: 新生儿在出生12 h内接种了乙型肝炎疫苗和HBIG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B1)。 推荐意见5: 对于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及时进行补种。第1剂与第2剂间隔时间应≥ 28 d,第2剂与第3剂间隔应≥ 60 d(A1)。 推荐意见6: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的成人,应增加疫苗接种剂量(如60μg)或剂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针60μg或3针20μg乙型肝炎疫苗,并于第2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时检测血清抗-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A1)。 推荐意见7: 意外暴露于HBV者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排出伤口中的血液,再对伤口用等渗盐水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处理(A1)。 (2)应立即检测HBV DNA、HBsAg,3~6个月后复查(A1)。 (3)如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阳性(抗-HBs≥10 mIU/ml)者,可不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10 mIU/ 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A1)。 推荐意见8: 在不涉及入托、入学和入职的健康体格检查或就医时,应该进行HBsAg、抗-HBc和抗-HBs筛查。对一般人群均应该进行HBsAg筛查,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男男性行为者、静脉药瘾者、HBV感染者的性伴侣和家庭接触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物、抗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药物治疗者等,以及孕妇和育龄期、备孕期女性(B1)。 推荐意见9: 对HBsAg阳性者,包括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应尽可能采用高灵敏且检测线性范围大的HBV DNA检测方法(定量下限为10~20 IU/ml)(A1)。 推荐意见10: 对于血清HBV DNA阳性,ALT持续异常(> ULN),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建议抗病毒治疗(B1)。 推荐意见

文档评论(0)

南江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