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语文文学常识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九下文学常识复习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选自《舒婷的诗》,作者舒婷。舒婷是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诗,多借鉴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具有沉重的历史感。诗人以“我”向祖国倾诉的独特形式,用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在此背景下,祖国和人民依然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然而长期以来希望过于渺茫。终于,历史转折期出现,新生的祖国已站在雪白的起跑线上,“我”发自肺腑地吐露出愿意献身祖国的热望。全诗体现了个人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将个体的“我”融入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4.“破旧”表现历史之久,“老水车”表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数百年来”转个不停,诗人用这一意象, 概括出祖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依然顽强支撑着运转的特点。“熏黑的矿灯”:“熏黑”言其使用时间之久。“淤滩上的驳船”:受苦受难,但又顾强不屈的祖国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几句极力表现了祖国对儿女的珍惜,儿女对祖国的痛惜。 “飞天”是传说中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象征着美好、吉祥,希望。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神话的蛛网”:比喻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落后思想的束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象征祖国刚刚从历史的浩劫挣脱出来,焕然一新的生活即将开始。“雪被下古莲的胚芽”:“莲”圣洁而美好,“古莲” 历经磨难,吐出新绿,这便是千古以来民富国强的美好理想。“雪白的起跑线”: 为了正前方的理想而开展一场跟时间比速度的赛跑,祖国就要奋力拼搏了。“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象征祖国已经迎来转折,其势不可阻挡,未来充满希望,象征祖国的明天必将更美好。5.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和重复的手法。对比手法主要表现在第1. 2节和第3节。以祖国的落后、衰败、保守和愚昧,贫困、悲哀和希望渺茫,与祖国现在蓬勃向上的腾飞进行新旧对比,表现诗人对祖国充满了深情和希望。重复手法回环往复,气势贯通,强调对祖国炽烈的热爱之情。6.前两节诗都写祖国的历史,第一节重写实,第二节重在表现精神。第三节,写现在,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意象,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第四节,是“我”的宣言。7.文中的“我”,不仅仅指诗人自己,也代表那些和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大家一起从苦难中走过,面对新的历史机遇,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承担起重任。“我”的形象,熔铸在祖国这一大形象中。“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既是祖国机体的一部分,也是伟大祖国形象的代表。2.《梅岭三章》1.选自《陈毅诗词选集》。陈毅,字仲弘,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这首诗写于1936年冬。陈毅同志在最艰难最困苦、“虑不得脱”的生死关头写的这组绝命诗,表现了他的崇高思想、炽热激情和从容不迫的气度,以及对革命必胜的信念。2.《梅岭三章》由三首诗组成一个整体,饱含着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它们写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在“虑不得脱”的绝境中,作为绝命诗写下来,“留衣底”以防不测的。诗中抒发的感情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诗章运用了绝句的形式,朗朗上口,易记易诵。诗歌意象非常丰富,且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巧引传说和典故,语言形象生动,情感饱满真挚。3.生与死的抉择,是人面对的最严峻的考验。《梅岭三章》是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怀,又以“斩阎罗”的十万“旌旗”、纷飞的“捷报”、遍种人间的“自由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革命者深沉博大而又炽热激越的情感。4.首章,先以生死绝境发想,追怀往昔,表达了创业未成,死而不已的豪情壮志。面临牺牲的考验,立下革命到底的誓言。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气概和除恶务尽的决心,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次章: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企盼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此头须向国门悬”活用伍子胥“悬昭东门”的典故,意为死不瞑目,据城门高处以观天下大势,表达在“断头”威胁面前的浩然正气。“捷报飞来"想象胜利的喜讯来得又多又快,描绘胜利到来之日的景象。捷报当纸钱,活脱出将军口吻心事,妙语天成,壮而不悲。全诗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的豪情。末章:诗人投身革命,以革命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盛开,抒写了革命者以解放全人类为已任、为实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