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夜间延时运营需求及精细化管理对策研究.docx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夜间延时运营需求及精细化管理对策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夜间延时运营需求及精细化管理对策研究 ? ? 陈春娇 王婵婵 (1.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 201103, 上海; 2.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201103, 上海∥第一作者, 高级工程师) 纽约地铁是全球最早实现全天候运营的,几乎整个线网都实现了昼夜不间断运营。伦敦地铁于21世纪初就开始计划要实施昼夜不间断运营,后经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后,认为周末夜间地铁运营收入略高于运营成本,且能够较大程度减少乘客时间成本,由此,伦敦地铁于2016年开始在周末实施线路的昼夜不间断运营。 为了促进夜间经济发展,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于2017年4月在国内率先实施每逢周五、周六延长运营服务时间的举措,选取了6条轨道交通线路,将各站的末班车时间延长了1 h。北京地铁于2019年7月起每逢周五、周六1号线和2号线延长运营时间,各站延时1.0~1.5 h不等,末班车发车时间均在00:20以后。总的来说,国内各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时间越来越长,但对于夜间延时运营的需求和效果尚未进行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本文以上海为例,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夜间延时运营的需求进行论证,并基于客流时空特征提出相应的精细化管理对策。 1 上海居民夜间出行特征及交通需求 1.1 夜间居民出行时间特征 各行业关于夜间的时间划分差异较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划分标准,“夜间”是指晚上22:00至次日06:00间的时段。而对于夜生活丰富、日出时间早、生活压力大的上海大都市来说,“夜间”往往是指晚上23:00至次日04:00期间。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该时间段内的居民出行较其他时段有着明显的区别,23:00至次日04:00的小时交通出行量在全日交通出行量中的占比均低于1%。夜越深,交通出行量越小。直至凌晨04:00,居民的交通出行量才开始逐渐增加。 根据2009年、2014年和2019年3次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调查得到的数据,上海市居民夜间(23:00至次日04:00)出行总量呈增长趋势,分别为84.1万人次/d、105.5万人次/d、131.9万人次/d,在全日出行总量中的占比依次为1.7%、1.9%、2.3%。具体的全日客流时间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上海市居民分时出行比例Fig.1 Percentage of Shanghai residents traveling by time-sharing 1.2 夜间居民出行空间特征 结合夜间手机信令数据分析,上海夜间交通集散量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商圈附近区域。除市中心外,浦西外环线附近和浦东中外环间也出现相对明显的交通产生和吸引,其他区域的夜间产生和吸引量则相对较小。 分析23:00至次日01:00期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进出站客流数据后发现,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夜间进站客流主要集中在虹桥火车站站、上海火车站站、虹桥2号航站楼站等对外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南京东路站、陆家嘴站、人民广场站等商圈附近;夜间出站客流主要集中在广兰路站、莘庄站、徐泾东站、泗泾站、沈杜公路站、淞虹路站等大型居住区附近,这些车站多为线路的末端站。 1.3 夜间居民出行交通方式及目的 将全天24 h分为夜间(22:00至次日05:00)和非夜间(除夜间以外)两个时段。通过对两个时段居民出行方式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非夜间的出行方式比较均衡,而夜间则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出租车、网约车的出行比例也同步提升,说明夜间居民出行更不愿意中转等待,对门到门的需求更高。根据2019年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调查结果,不同时段交通出行方式差异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夜间居民出行以私人小汽车为主,但不同时段的特点也有细微差异,如深夜时段出租车和网约车的比例较高,而凌晨时段非机动车和步行的比例显著提高。 表1 不同时段各交通出行方式的占比情况(2019年)Tab.1 Proportion of each transportation mode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2019) 图2为基于2019年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调查得到的居民夜间出行目的占比。从图2可以看出,夜间出行同样以通勤为主,90%以上居民出行目的为回家或上班,其中回家占65%,上班占28%,其余出行目的的占比均较小。 2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延时运营的客流特征分析 2.1 夜间延时运营服务概况 2017年4月底起,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广兰路站—浦东国际机场站区段除外)、7号线、8号线、9号线、10 号线等6条线路实施逢周五、周六夜间延时运营,在23:00前各线的发车间隔约为10 min,23:00后的发车间隔约为20 min,各线上、下行分别加开4~8列次不等,延时运营至00:00后,在01:00前最后1列车回库,结束当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