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茶叶的抑菌作用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三种茶叶的抑菌作用研究 ? ? 宋军霞 , 祁红兵 ,彭 璐 (1. 岭南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2. 岭南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茶是我国的国饮,是天然的绿色饮料。我国是最早发现茶树和茶饮品的国家[1]。茶叶中的活性物质有 白 蛋 白 、维 生 素 、 无 机 盐 、 茶 多 酚 、 茶 嘌 呤 碱 、茶多糖等。茶叶生物碱具有兴奋、松驰平滑肌、助消化作用;茶多糖具有防物理辐射、抗凝血、抗血栓、降低血糖及增强免疫功能;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菌、消炎,治疗痤疮等作用[2-3]。 有关报道中提出,6 种茶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变形链球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等口腔致 病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绿茶效果最好,红茶效果最差[4]。也有试验指出六大类茶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都有抑制效果,不发酵的绿茶和中等发酵程度的乌龙茶、黄茶和白茶抑菌效果较好[5]。由此可见茶叶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很强且不易产生耐药性。茶叶的主要抑菌物质为茶多酚、茶黄素等物质。由于不同的制作工艺致使不同茶叶的活性物质改变,抑菌效果也不同。学者研究茶叶的抑菌活性时倾向于研究六大类茶叶,而较少研究茉莉花茶(再加工茶) 的抑菌效果。在前者的基础上选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喜欢饮用的青茶 (半发酵茶) 和红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铁观音和茉莉花茶同属于青茶 (半发酵茶的一种),其茶多酚水平较一致。不同的是在制作过程中将茉莉花用窨制的方法浓缩在茶叶中[6];作为一种全发酵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没有抑制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使儿茶素类物质氧化成邻醌进而形成茶黄素等氧化聚合物[7]。 以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作为指示菌,采用 6 mm 滤纸片进行抑菌圈试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分别是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代表,测试 3 种茶叶,铁观音、红茶、茉莉花茶对其的抑菌效果。同时,探究了不同的茶叶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对指示菌抑菌效果的影响水平,得到较好的提取方案,方便日常生活中茶叶的冲泡,获得更好的抑菌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茶叶 铁 观 音 , 广 东 茗 上 茗 茶 叶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 红 茶(滇红)、茉莉花茶,广西贵港天福茶叶有限公司提供。 1.1.2 供试菌种 苏 云 金 芽 孢 杆 菌 、 大 肠 埃 希 氏 菌 , 均 来 自 岭 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生物实验室。 1.1.3 药品 营 养 肉 汤 , 青 岛 高 科 园 海 博 生 物 技 术 有 限 公 司提供;琼脂,上海北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仪器 FA2004B 型电子天平,上海天美天仪器有限公司产品;H22-X 型九阳电磁炉,九阳股份有限公司产品;GFL-23 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天津市莱玻特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产品;HH.S21-8-S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产品;BCD-251WDGW 型海尔冰箱,青岛海尔有限公司产品;LDZM-80KCS 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上海申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THZ-100 型恒温培养摇床,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SW-CJ-IBu型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产品;SPL-250 型生化培养箱,天津市莱玻特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产品。 2 试验方法 2.1 菌种活化 在无菌条件下,将指示菌种接入斜面营养肉汤培养基上,置于 37 ℃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12 h,然后放置在 0~4 ℃的冰箱中冷藏,备用。试验前从斜面上挑取菌种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皿中,置于 37 ℃生化培养箱培养 12 h,上述方案重复 3 次,菌种活化完毕。 2.2 菌悬液制备 在无菌条件下挑取 1 环指示菌置于 50 mL 的液体培养基中,在 37 ℃条件下以转速 160 r/min 摇床培养12 h,放入 4 ℃冰箱中保存备用。 2.3 指示菌浓度 参照文献方法并稍作修改[8]。将菌液进行浓度梯度稀释,涂布平板,于 37 ℃条件下倒置培养 24 h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根据培养后,菌落的生长情况及抑菌圈大小明显程度,选取合适浓度作为供试菌悬液浓度。 2.4 茶叶粗提液的制备 5.0 g 茶叶浸泡在 100 mL 煮沸的蒸馏水中,静置30 min,得到 5 mg/mL 茶叶浸出液[9]。用滤纸将茶叶的粗提取物过滤,得到均一、稳定的液体。 2.5 浸出液滤纸片的制备 将干净的滤纸用打孔器打成直径为 6.0 mm 边缘清晰的纸片,置于 121 ℃烘箱中干热灭菌 2 h,冷却备用[10]。将无菌滤纸片和粗提液在无菌操作台中浸泡30 min,滤出,风干备用。 2.6 抑菌试验 试验采用抑菌圈法,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制成平板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