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 丁香结(教案).doc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 丁香结(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 丁香结(教案) 教学目标 1. 会写“缀、窥”等13 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9 个词语。 2.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 3. 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学重点) 4. 能说出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写“缀、窥”等13 个字,并能理解字义和相关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 言。 教学过程 Ⅰ 结合歌曲,导入新课 1. 播放歌曲《丁香花》。 师:同学们,歌曲里面提到的是什么花?(丁香花)听了这首歌,你觉得歌手赋予了丁香花什么情感?(思念、怀念……) 2. 师:自古以来,人们都会用花赋予自己的某种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 ( 课件出示丁香的图片) 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 3.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丁香结) 【设计意图】以歌曲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从丁香花联想到作者赋予的感情,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4. 课件出示作者宗璞的简介。 Ⅱ 交流预习,初赏丁香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 解词语。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扫清了文字障碍,为学生学习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解析生字。 3. 读完课文,结合歌曲,说说丁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 丁香在作者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圈画出描写丁香优美姿态的词句。 Ⅲ 整体感知,再赏丁香 1. 再次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划分为几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2. 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巡视解疑。 3. 汇报交流。 第一部分(第1~3 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了丁香。(主要写丁香的样貌) 第二部分(第4~6 自然段):分别从古人诗句中的丁香、作者在偶然的观察中明白“丁香结”说法的来由、作者的浮想联翩来写丁香结。最后告诉读者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主要写关于丁香结的启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找到课文结构的梳理方法,学习文章的写法。 Ⅳ 品读语句,三赏丁香 1. 作者笔下的丁香有多美? (1)朗读课文第1~3 自然段。 (2)画出描写丁香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感受丁香的色彩美。 (1)感受月下丁香的色彩美。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①“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预设:在白纱一般的月色下,白色的丁香花仿佛罩上了一层光晕,很有光彩。紫色的丁香花朦朦胧胧的,看起来非常柔和,给人以梦幻的感觉。 ② 用“潇洒”“朦胧”形容颜色,加入了作者的感受,色彩描绘中蕴含着对丁香花的欣赏之情。 ③ 文段中还有一处写到了花的香味,你知道是哪里吗? 预设: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④“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种怎样的香味呢?请联系生活经验加以想象,谈谈你的理解。 “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写出了花的层次感,它的香味不似桂花那么浓烈,也不像兰花那么清淡,而且香味中还带有甜甜的感觉,非常特别。 (2)感受窗前丁香的色彩美。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这句话的观察顺序:一片莹白→参差的绿→两扇红窗,运用了绘画的手法进行描写,写出了丁香花开得极盛时花多叶少,绿叶从挨挨挤挤的花缝之间钻出来,“白”“绿”“红”各种色彩交辉映的景象,给人以视觉的美感,给我们呈现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 体会丁香的形态美。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什么? 拟人:这句话中的“探”指的是(头或上体)伸出,“窥”指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看,在这里用来描写丁香。“探”和“窥”连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丁香人格化,写出了丁香活泼、灵动的姿态。 比喻:“星星”突出的是小巧的形状,闪亮的色泽。将丁香比作“星星”,写出了花小而密的特点,与“缀满”相呼应。 注意:“缀”左窄右宽,右半部分的前三个“又”变捺为点。 4. 品悟丁香的气味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1)“积雪”指的是什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