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HPLC法同时测定豆瓣酱中4种尼泊金酯的一测多评研究.docx

RP-HPLC法同时测定豆瓣酱中4种尼泊金酯的一测多评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RP-HPLC法同时测定豆瓣酱中4种尼泊金酯的一测多评研究 ? ? 刘超,景赞,余敏灵 (乐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四川 乐山 614000) 尼泊金酯是一类高效、低毒且容易降解的防腐剂,具有化学稳定性高、不挥发、抗菌、成本低且无气味等优势。因具备羟基结构,其抗菌性和广谱性明显高于其他传统的添加剂。因其良好的抗菌效果,美国、日本等国家均已将尼泊金酯类物质列入食品防腐剂目录。现有的尼泊金酯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但以上方法均无法实现一种标准物质同时测定几种物质的要求。一测多评法是近年来药品领域为解决标准品购买困难、性质不稳定等问题而诞生的一种质量控制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待测的几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标准品实现其余物质的定量。徐赛华等利用一测多评法实现了重楼药材中4种皂苷类含量的测定;王欣等利用一测多评法实现了黄连须中5种生物碱含量的测定;于雪娥等利用一测多评法实现了淫羊藿中7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刘峰等利用一测多评法实现了沙棘鲜果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含量的测定。但是,一测多评法在食品中少有报道。甲醇等化学试剂对身体有害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若长期且不当接触,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在试验过程中,尝试用乙醇代替甲醇作为提取试剂和流动相,在保证试验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上,可以大大降低甲醇给检验员带来的伤害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试验建立了RP-HPLC法同时测定豆瓣酱中4种尼泊金酯一测多评的检验方法,为一测多评法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豆瓣酱:市售。 1.2 试剂 无水乙醇(色谱纯,CAS:64-17-5)、正己烷(色谱纯,CAS:110-54-3):成都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CAS:99-76-3)、对羟基苯甲酸乙酯(CAS:120-47-8)、对羟基苯甲酸丙酯(CAS:94-13-3)、对羟基苯甲酸丁酯(CAS:94-26-8):Stanford Chemicals Company。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DGU-2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公司;ME204T102型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TGL-16型台式高速离心机 四川蜀科仪器有限公司;KQ-700型超声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XH-C型旋涡混合器 江苏金怡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1.4 色谱条件 液相色谱柱:CAPCELL PAK C(4.6 mm×250 mm,5 μm)。进样体积:10 μL,流速:0.5 mL/min,柱温:35 ℃,流动相A为乙醇,流动相B为水。 表1 流动相梯度洗脱 1.5 标准曲线的配制 1.5.1 尼泊金酯类标准储备液 分别精确称取10 mg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尼泊金丁酯标准品至4个1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4种尼泊金酯类溶液浓度均为1 mg/mL。 1.5.2 尼泊金酯类混合标准工作溶液 分别准确吸取4种尼泊金酯类标准储备液0,10,20,40,60,80,100 μL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0,1,2,4,6,8,10 μg/mL的尼泊金酯类混合标准工作溶液。 1.6 供试品溶液 称取混匀后的豆瓣酱试样5.0 g(精确至0.01 g)置于25 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10 mL乙醇、10 mL正己烷,涡旋1 min,超声提取30 min,8000 r/min离心5 min,除去正己烷层,吸取乙醇层至25 mL容量瓶中,残渣中加入5 mL正己烷、10 mL乙醇重复提取1次,合并2次上清液,乙醇定容至25 mL,供上机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流速的选择 由于含碳量高,乙醇的黏度较甲醇大。液相色谱流速越小,出峰越晚、峰形越宽、柱压越低;液相色谱流速越大,出峰越早、峰形越窄、柱压越高。试验考察了柱温为35 ℃,流速分别为0.3,0.5,0.7, 0.9 mL/min时峰形宽窄、出柱压、分离度等因素,综合选出最适流速。 由表2可知,流速除了在0.3 mL/min时峰形稍宽外,其余流速所对应的峰形均较窄,流速在0.7,0.9 mL/min时对应的柱压均较大,且在流动相梯度洗脱过程中,最高柱压分别达到15.6,18.3 MPa,对液相色谱柱不利。从分离度看,以上4种流速对应的分离度均满足要求。综上,试验选择最佳流速为0.5 mL/min。 表2 不同流速对应峰形、初始柱压及分离度情况 2.2 柱温的选择 柱温影响出峰时间、柱压高低、峰形宽窄等因素。柱温越高,出峰时间越早、柱压越低、峰形越窄;反之,出峰时间越晚、柱压越高、峰形越宽。试验考察了流速为0.5 mL/min,柱温分别为25,30,35,40 ℃时峰形宽窄、柱压、分离度等因素,综合选出最适柱温。 由表3可知,柱温对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