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陵陶俑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种群多样性分析.pdf

汉阳陵陶俑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种群多样性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通报 Jul. 20, 2023, 50(7): 2812−2825 Microbiology China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30164 /wswxtbcn Copyright ©2023 Microbiology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研究报告 汉阳陵陶俑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种群多样性分析 1 1 1 2 2 2 *2 孔琳 ,程蓓 ,赵静 ,刘文静 ,王丽 ,孙艳梅 ,王世伟 1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陕西 西安 712038 2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部资源生物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9 孔琳, 程蓓, 赵静, 刘文静, 王丽, 孙艳梅, 王世伟. 汉阳陵陶俑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种群多样性分析[J]. 微生物学通报, 2023, 50(7): 2812-2825. KONG Lin, CHENG Bei, ZHAO Jing, LIU Wenjing, WANG Li, SUN Yanmei, WANG Shiwei.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microbial community on the surface of pottery figurines in the Hanyang Mausoleum[J]. Microbiology China, 2023, 50(7): 2812-2825. 摘 要:【背景】汉阳陵是我国截至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陪葬级别最高的汉代陶俑群,出土了大 量形神毕肖的裸体俑群,考古学家认为这种裸体陶俑原本“着衣、装木臂” ,称为“着衣式陶俑” , 为皇室独有,异常珍贵。然而这些推测尚无科学依据,而且陶俑表面附着微生物可能会腐蚀俑体。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汉陶俑表面微生物的组成差异,为汉裸体陶俑着有衣物且装有断臂的推测 提供一定的科学佐证,同时为汉陶俑微生物腐蚀的防控提供靶标。【方法】应用微生物高通量测序 与纯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着衣式陶俑不同部位微生物进行测定。【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女 俑头部微生物多样性较高;男俑上半身微生物多样性最高,腿部居中,头部较低。汉陶俑表面微 生物组成按俑的类别及不同部位聚集在一起,其优势菌为放线菌门的克洛斯氏菌属、糖多孢菌属、 假诺卡氏菌属及链霉菌科,其他各部位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存在差异,断臂处与碳循环相关功能微 生物的相对丰度最高。纯培养结果显示女俑头部的可培养细菌数量高于男俑头部可培养的细菌数 量;男俑上身与腿部可培养的微生物数量高于男俑头部,表明上半身与腿部可能有衣物覆盖,导 致其营养差异。【结论】汉陶俑头部与身体表面部位微生物多样性与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暗示汉 陶俑各部位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可能与汉陶俑有衣物覆盖或染料涂色相关。 关键词:汉阳陵;着衣式陶俑;高通量测序;微生物组成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wangsw@ Received: 2023-03-03; Accepted: 2023-03-23; Published online: 2023-04-20 孔琳等: 汉阳陵陶俑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种群多样性分析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赵**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