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过程思维与想象.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一、思维的概念 (一)思维及其特点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1.概括性: 是指思维反映的不是个别事物的属性特征,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本质的联系和规律上。 2.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认识客观事物的特征,推知事物过去,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思维的间接性能使人的认识摆脱时空的限制,揭示凭感知无法把握的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 。 第二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二)思维的种类 1、根据个体思维发展的水平 (1)动作思维。动作思维是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它所要解决等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 (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其特点是运用直观形象解决问题,是一种想像的过程。 (3)抽象思维。指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具体化,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是借助于词语、符号来思考问题,又称词语逻辑思维。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2、根据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来划分 (1)聚合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发散思维:根据问题所提供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3、根据思维的创造性来划分 (1)常规思维: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缺乏创造性,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 (2)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第五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4.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是否有清晰的意识 ,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地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2)分析思维(逻辑思维):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第六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二.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最基本的过程,其它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或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的个别部分或个别属性联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 分析有两种形式:一是逐渐淘汰无效尝试的“过滤式”分析;一是综合的有方向的分析。 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过程,人类思维活动经过“综合→分析→再综合”,才能全面认识事物。 第七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二.思维的过程 2.比较 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 比较是把握事物本质属性,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把各种对象或现象间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人脑把抽取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属性联合起来的过程。 4.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化是事物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具体化是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与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过程。 第八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三.概念及其掌握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思维活动最基本形式,它是人脑中对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由内涵与外延两部分组成。内涵指概念所反映事物的全部的共同本质的属性,外延指具有该共同本质属性的全体对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反比关系,内涵越大,外延越小;内涵越小,外延越大。 概念是用词语标志的。概念和词语是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 (二)概念的掌握 怎样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概念? 1.充分利用日常概念的积极影响,限制其消极作用。 日常概念与科学内涵一致时,其积极影响,不一致则其消极作用。 2.充分利用感性材料帮助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丰富的感性经验是掌握科学概念的基础。 3.注意“变式”在理解概念中的作用 变式是指在直观中,从不同角度、方面和方式变换事物非本质属性,以便揭示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4.词和感性材料正确结合也是掌握概念的必要条件。 5.正确下定义有助于概念掌握 6.概念运用是掌握概念的重要标志 7.概念的同化,形成概念体系,有助于逐步完善地掌握科学概念。相邻的、相反的、并列的、从属的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认证主体蓝**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