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演示文稿.ppt

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演示文稿.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演示文稿 当前第1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钝针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护理 当前第2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目录 什么是钝针穿刺法 钝针穿刺法的优点 钝针穿刺法的注意事项 钝针穿刺法的常见并发症 当前第3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最能长期稳定使用的血管通路。使用普通穿刺针,可能造成内瘘血流量不足、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出血或渗血、穿刺困难、动脉瘤等并发症。 而熟练、正确的穿刺方法可减少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当前第4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绳梯法 Rope Ladder 区域法 area uncture 扣眼法 Buttonhole Technique 内瘘的三种穿刺方法 当前第5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它们的优缺点有哪些呢? ⑴ 扣眼法:临床应用广,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 ⑵ 区域法:临床应用广,使用时间短,并发症多 ⑶ 绳梯法:临床应用局限,使用时间长,并发症较少 当前第6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钝针穿刺法又称为扣眼穿刺法,指每次穿刺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士每次进针采用同样的穿刺点、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深度,重复穿刺10针左右,可形成一皮下隧道,称为“扣眼”以后则将锐针改为钝针穿刺隧道进行透析。 什么是钝针穿刺法 当前第7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同一进针点 同一进针角度 同一进针深度 病员手臂摆放为同一姿势 扣眼穿刺技术关键点 当前第8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 锐针和钝针的区别 锐针 钝针 当前第9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扣眼穿刺法—钝针 因为钝针的结构特点是椭圆形的针尖,不具有切割锋面,因而在进针过程中不会割伤隧道,有效保护血管穿刺点,使扣眼法穿刺能长期顺利进行。 当前第10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扣眼穿刺法的优点 此法对血管长度要求不高,任何术式的动静脉瘘都可以选用,既增加内瘘美观性,还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减少其痛苦和焦虑。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并发症少。提高了透析治疗效果,保证良好的预后,血肿形成减少,出血压迫时间缩短,血痂形成减少,最大程度的保护血管。该技术的成功开展特别是对于内瘘较局限,自体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也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当前第11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区域穿刺 8个月的动静脉内瘘 扣眼穿刺 20个月的动静脉内瘘 穿刺区域 穿刺点 两种穿刺方法比较 当前第12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病人和血管的选择 病人的选择 依从性好的病人 每周透析三次的病人 血管的选择 可以选择比较浅的血管 尽量不要选择血管瘤处 当前第13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正确的穿刺方法 拇指和食指捏住针翼后面的部位 让穿刺针顺着隧道进入瘘管 当前第14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钝针扣眼穿刺前,一定要先彻底处理穿刺点的结痂,扣眼部位必须保持清洁、干燥,穿刺前患者清洗穿刺手臂处皮肤,去痂前消毒皮肤,去痂后再次消毒皮肤。 扣眼穿刺法的注意事项 当前第15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湿润去除血痂后,钝针进入针眼的角度比常规静脉穿刺的角度要大些,约30。一40。,速度要慢,沿着隧道,慢慢进入,如遇阻力,表明钝针不在隧道内,不要强行进入 ,应退出重新进针 , 如穿刺困难,隧道感觉不明显,可再使用普通锐针穿刺几次,穿刺时注意沿原隧道进针,感觉有隧道形成后,再改用钝针穿刺,以保护已形成的隧道扣眼,钝针穿刺没有进血管时的突破感。 扣眼穿刺法的注意事项 当前第16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钝针穿刺常见的并发症 感染 渗血 隧道闭合 穿刺部位硬结 当前第17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皮肤消毒不彻底 反复钝针试穿 祛痂时损伤到周围的皮肤 个人卫生习惯较差 感染 感染的原因 当前第18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原因 护理 穿刺针引起的穿刺点渗血 去痂引起的穿刺点渗血 调整穿刺针的位置 穿刺前软化痂,用无菌针头彻底去痂并注意不损伤周围皮肤 渗血的原因及护理 当前第19页\共有21页\编于星期六\11点 1 快速进针导致皮下隧道被破坏 2 进针角度不正确 3 皮下隧道的路线改变 4 血管不充盈,入口点不暴露 5 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较多,导致血管壁上的入口点移位 隧道闭合的原因及护理 缓慢进针,感觉有阻力时捻转针头顺势进针 进针角度

文档评论(0)

hekuncheng5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