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产品包装用的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包装产品包装用的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1 PAGE 3 PAGE 4 国家标准《包装 产品包装用的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关于下达2019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19〕40号)的安排,由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等负责起草的国家标准《包装 产品包装用的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项目计划号T-469),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等单位负责制定。 二、起草单位及起草组成员分工 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为标准起草单位,负责组织、统筹、协调,重点开展对标准框架的构建、文本的编写、技术内容的把握等。 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等在标准编制过程中提供技术咨询、翻译修改以及相关技术资料等。 三、标准编写的目的、意义 目前,条码已经广泛应用到生产、流通、物流、零售、支付、产品追溯各个领域。用于产品包装标签的条码在全球工业中广泛使用,然而,在不同行业此类标准存在差异。 标有产品包装标签的条码用于促进库存、分拣、维修和购买操作。产品包装标签上的条码信息可作为访问相应数据库的密钥,其中包含有关产品的详细信息以及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传输的信息。此外,产品包装标签还可以包含贸易伙伴之间商定的其他信息。其中,二维条码用于发送方和接收方传送更大的信息。 2005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物品的全球流通需要一个通用的、统一的国际标准,EAN和UCC合并为一个组织,即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GS1标准体系为在全球范围内标识货物等提供了正确的编码。在提供唯一的标识代码的同时,GS1标准体系也对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标签设计的最低要求、质量要求和密度等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瓦楞纸板的一维条码提出建议。 因此,为了适应GS1标准体系要求,规范产品包装用的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等同采用ISO 22742:2010《包装 产品包装用的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具有重要意义。 四、主要工作过程 1.该标准下达后,我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制起草组,开展对ISO 22742:2010《Packaging-Linear bar code and two-dimensional symbols for product packaging》的翻译工作,编制标准草案。 2.2020年4月23日,标准编制起草组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组织召开了标准研讨会,对标准草案的主要技术内容、标准的结构框架、编写方式、翻译内容等进行了研讨。 3.2020年6月2日,标准编制起草组走访了厦门精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标准草案的主要技术内容、适用性等进行了研讨。 4.2021年7月9日,标准编制起草组采用视频会议召开讨论会,会后对讨论的意见进行汇总处理,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五、标准的编制原则 该标准编制的格式按GB/T 1.1-2020的要求,编制程序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该标准等同采用ISO 22742:2010 《Packaging-Linear bar code and two-dimensional symbols for product packaging》,对其中的技术内容进行翻译,格式按照相关文件进行修改。该标准适应GS1标准体系要求,符合我国制定标准的规则及我国条码技术方面的相关标准。 六、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1.该标准的范围是:规定了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的标签设计的最低要求;规定了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的质量要求和密度等级;适用于贸易伙伴之间交易数据。 2.此次修订与ISO 22742:2010相比,做了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1)按照我国制定标准的规则及我国条码技术方面的相关标准,修改了本文件中的一些文字叙述和条码术语; (2)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为了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a:因我国GB/T 4122.1规定“包装术语基础”,所以用GB/T 4122.1代替ISO 21067; b:因我国GB/T 5271系列标准规定“信息技术词汇”,所以用GB/T 5271.1~5271.15代替ISO/IEC 19762; c:因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