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学校事业迈向新阶段-《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年7期).docx

  • 0
  • 0
  • 约2.19千字
  • 约 10页
  • 2023-06-20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学校事业迈向新阶段-《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年7期).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学校事业迈向新阶段 作者:袁本文 尉 峰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07期 吴晚云,1952年7月生,籍贯浙江省湖州市,现任北方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1968年参加工作,198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1988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系,获工学硕士学位。曾任北方工业大学教师,机械工程测试研究所副所长,科研处处长,工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有色金属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副书记,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等职。先后从事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分析及高级教学管理等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课题10多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两项。 记者:贵校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请您谈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贵校改革发展中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 吴晚云:自党中央作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特别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学校党委按照“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的原则,在努力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把解决突出问题摆在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位置。通过解决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完善科学发展规划;通过解决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坚定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进一步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为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学校党委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上进行了充分调研和深入探讨,形成了学校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基本共识。一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校党委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紧紧抓住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线,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使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学校把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提升师生员工的素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营造有利于师生全面发展和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切实保障师生的权益,让广大师生员工成为学习实践活动最终的受益者。三是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加快实现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的进程。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牢固树立“质量是立校之本,特色是强校之基”的理念,切实把学校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努力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具有一定优势、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而奋斗。四是坚持统筹兼顾,谋求又好又快发展。学校不仅要坚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而且要注重发展质量,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总要求,进一步探索科学配置、有效整合、合理使用现有资源的途径,实现学校的规模、层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工作,学校党委围绕学校科学发展形成的共识,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方案,细化了具体实施措施。学校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着重在进一步创新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办学特色,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化为学校科学发展的持续动力。 记者:刚才您谈到了以人为本,请问贵校在教育教学中是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的? 吴晚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学校长期坚持的办学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牢牢抓住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自觉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第一,牢固树立育人是学校工作中心的思想。学校把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充分尊重、关心每一名学生,努力创建优良的条件和环境。第二,制定适应社会、适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十分注重实践性环节,从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安排毕业设计等多方面着手,大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形成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育人特色。第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与选择。学校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要求,较早实行了弹性学分制和分层分流教学,学生自主选择修业年限、研讀课程、学习课堂,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第四,创造温馨的育人氛围。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学校骨干教师均担任学生班导师工作,实行班导师每周定时坐班制度,班导师与本班每名学生面对面交流,及时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开展个性化就业服务工作。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校根据每一位毕业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一对一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