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7期).docx

  • 0
  • 0
  • 约1.03千字
  • 约 4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7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作者:吴敏 王尧臻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第07期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盈余管理方面的问题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以公司治理结构为出发点,分别论述了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的涵义及其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为中心框架,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公司治理 治理结构 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1 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的理论介绍 1.1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介绍 公司治理结构实质上是要解决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是规范委托代理各方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同时由这种制度安排形成的具有分权制衡关系的企业组织体制以及企业运行机制。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以下本质特征:它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契约关系;也是一种权力制衡机制。 1.2 盈余管理的理论介绍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约束下,通过选择最有利的规划交易事项和会计政策等手段调节或控制企业的会计盈余,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的水平,从而达到自身主体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就目前来看,研究盈余管理的理论渊源主要是来自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前者为盈余管理的可能提供了解释,后者说明了盈余管理的动机。 2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着很多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公司盈余管理的产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一股独大”格局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包括两大部分:①尚未流通股。包括国家股、境内法人股、境外法人股等。②已流通股份。包括A股、B股、N股、H股等。在我国,一股独大的情况比较严重,第一大股东有权控制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财务决策。而我国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又几乎都是非流通股股东。为了获得配股资格,提高新股发行和配股的价格,免除摘牌或特别处理的威胁,达到盈利预测的目标,为其侵吞占用上市公司的资产做掩饰等多种多样的目的,法人股东和国有股东有强烈的盈余管理的动机。高比例的法人股、国家股股份使上市公司更容易受到法人股东或国有股东的控制,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2.2 董事会内部人控制问题 内部人控制首先表现为董事会被公司经理层控制。经理层作为公司经营运作的中心,直接管理着公司,控制着上市公司的信息系统尤其是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