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高校学校体育现代化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6期).docx

  • 0
  • 0
  • 约2.92千字
  • 约 33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首都高校学校体育现代化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6期).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首都高校学校体育现代化研究 作者:杜俊娟 梅 倩 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06期 摘 要:首都高校体育现代化状况的研究对于反映我国高校体育现代化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对于促进和引领全国其它地区高校体育现代化具有先导性意义和价值,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选取首都19所高校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这些学校的调查研究,探讨首都高校体育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为进一步促进首都高校体育现代化提供参考,本文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1、首都高校在校生规模与体育经费的投入都较大,其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基本能够满足首都高校体育活动的需要。2、首都高校体育教师的研究生比例还有待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3、首都高校体育现代化面临的首要工作是所有的高校都能完全实施新《纲要》,体育课上课时数符合和超过国家的有关规定。首都高校现代化教学媒体使用情况良好,能为学生建立信息化的体育学习平台。4、首都高校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良好,学生早操、体育杜团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已成为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和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5、首都高校开展了较多项目的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活动,学校运动队数量较多,参与运动队训练的学生也较多,这些都为大学生的体育学习与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实现首都高校体育的现代化提供了支持与保证, 关键词:首都;学校体育;现代化;体育场地;体育经费;体育教师;课外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07)06-0091-0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杜俊娟(1961-),女,河南洛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学、体育史;梅倩(1961-),女,湖北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 1 研究目的 北京是全国高校最多的城市,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首都,其高校体育现代化状况的研究对于反映我国高校体育现代化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因此,首都高校体育现代化研究对于促进和引领全国其它地区高校体育现代化具有先导性意义和价值,本文选取19所首都高校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这些学校的调查研究,探讨首都高校体育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为进一步促进首都高校体育现代化提供参考。 现代化是某种事物从过去相对较低、较旧、较不好的状态转变成为目前最高、最新、最好水平状态的转变过程及转变以后该状态所属本质性质的普遍程度,这一现代化的概念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动态变化的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现代化的内涵和标准,第二,所谓最高、最新、最好是与其它国家或地区横向对比而言的概念。第三,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用较全面的指标加以衡量。学校体育现代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校体育事业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内部结构完善、系统运转自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二是在促进整个社会进步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校体育现代化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规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中,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与要求也不一样。 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具有几个原则:第一,指标设立既要全面,又不能太多太杂,还要便于统计,各个地区要有良好的可比性,本文在设立指标数时考虑在15—20个左右为宜。第二,指标要反映出现代化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性及现代化所要求的历史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进行调整,第三,各个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现代化的状况。所以,本文从经费与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师队伍、体育课教学、新课程指导纲要、现代化教学媒体、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训练与竞赛等几个方面构建了首都高校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指标框架,内容见表1。 2 研究方法 2.l 调查对象 首都有高校60余所,我们按约1/3的比例,随机抽取了20所高校(因为其中的北京教育学院是对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基本上没有体育课,所以剔除了这个样本的调查资料),在2007年5月我们对所抽取的19所高校的体育部主任或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它们是: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交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的,设计了首都高校体育现代化调查问卷,问卷采用现场亲自发放,当场填寫与回收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有效问卷1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有请对本课题熟悉的学校体育方面的专家3名(教授3名,副教授5名)对问卷进行了效度分析,给与效度“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五级程度评价。结果2名专家认为本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