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的两次转型-《青年文学家》(2016年26期).docx

  • 3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西方文论的两次转型-《青年文学家》(2016年26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西方文论的两次转型 作者:佟瑶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6期 摘 要:西方文论的发展有一个从“外部研究”到“内部研究”再到“外部研究”的变化过程。笔者认为在这个外—内—外的历史过程中,西方文论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和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也是西方文论高度发达的原因。 关键词:西方文论;外部研究;内部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1 西方文论的发展有一个从“外部研究”到“内部研究”再到“外部研究”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外—内—外的历史过程。这个发展看似在原地打转,实则是一个不可省略的过程。 一、西方古典时期 西方的传统古典文论,其实是一种以外部研究为主的文论,文艺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文艺与社会道德的关系、文艺与创作者本人的关系等,是当时西方文论主要探讨的问题。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西方文论的开创者。柏拉图的文艺观,具有较强的功利主义,所以他将文艺的社会作用当成评价文艺作品好坏的首要出发点。而这种研究,是一种“外部研究”。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艺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在继承老师强调文艺社会作用的基础之上,他也将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为其研究文艺作品的一项重要参考。他认为文艺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的行为的能动模仿。 西方文论的主要方向,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期已经奠定。主观心灵、灵感和”理念”被柏拉图归结为艺术的来源,同时柏拉图认为正是由于人类主体的精神,我们才形成了所谓“灯”的传统。现实生活的摹仿、反应是亚里士多德心中所认为的艺术的来源,并且他认为是客观的客体构成了“镜”的传统。古罗马时期的朗加纳斯第一次界定和阐述了“崇高”这一重要的审美范畴。他指出只有具有崇高人格的艺术家才能创作出具有崇高风格的作品。就在这一时期,比较流行的是“镜子说”。 “镜···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