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北稻区稻茎毛眼水蝇危害回升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福建农业科技》(2018年1期).docx

  • 0
  • 0
  • 约1.11千字
  • 约 4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闽西北稻区稻茎毛眼水蝇危害回升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福建农业科技》(2018年1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闽西北稻区稻茎毛眼水蝇危害回升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作者:陈彩霞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2018年第01期 摘 要:对闽西北稻区稻茎毛眼水蝇的发生消长规律进行观察和调查,分析稻茎毛眼水蝇危害回升的4个主要因素,并提出防控对策。 关键词:稻茎毛眼水蝇;危害;防控措施;闽西北稻区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8.01.011 Abstract: The regular pattern of occurrence and growth of Hydrellia sasakii in the rice region in northwest Fujian were observed and investigated. Four main factors for the population recovery of Hydrellia sasakii were analyzed and sever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Hydrellia sasakii; harm; control measures; rice region in Northwest Fujian 闽西北系指福建省西北部东经116°23′至118°40′、北纬25°30′至27°28′的三明市辖区。该区域处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两大山系之间,是典型的山区稻区,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目前全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是福建省的主要产粮区。稻茎毛眼水蝇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三明市双季晚稻上、烟后稻上发生危害严重[1]。为避免该虫为害加剧,笔者于2009年开始对该虫在当地的发生消长进行了观察和调查,并提出防控措施。现将调查结果和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1 发生历史和现状 1.1 历史上曾经暴发为害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种植,稻茎毛眼水蝇为害逐步加重。据林仙集[1]报道,1985年该虫在三明全市双季晚稻上发生面积达2万多hm2,占双季晚稻种植面积的1/4,全市12个县(区)均有发生。查阅三明市植保植检站资料,稻茎毛眼水蝇全市发生面积,1986年3.33万hm2,1987年4.67万hm2,1988年6.47万hm2,1989年9.00万hm2,当时全市水稻种植面积26.7万hm2。20世纪80年代后期调查结果[1]表明,该虫在三明市1年发生7代,以4、5代为害双晚秧苗最为突出。由于当时该虫主要发生在双晚秧田,插秧···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