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祖师《修道真言》.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玉蟾祖师《修道真言》 宋?白叟玉蟾子辑 凡参玄宗不难得手,难从性宗参入。如从此入,便得渊源。倘错行路 径,如书空寻迹, 披水觅路矣。 修玄之理,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古人章句之中隐隐在焉。天不言 而四时行, 人身阴阳消息,人不能使之然也。 大道之妙,全在凝神处。凡闻道者,宜领此意求之。凝神得窍,则势 如破竹,节节应手。 否则面墙而立,一步不能进。 学道之人,须要海阔天空,方可进德。心宜虚空,神宜安定,能使心 不动,便可立丹基。 学道之人,以养心为主。心动神疲,心定神闲。疲则道隐,闲则道生。 胸次浩浩, 乃可载道。 邪说乱道久矣,采战、烧汞、搬运皆邪道也。年少者、不笃信者、遑 遑趋利者, 皆未易言此道。欲修此道,先宗一淡字。 仙凡界、人鬼关,全在用功夫。然用功夫者,如擒狡兔然,稍懈则兔 纵,稍紧则兔死。 须於空虚中觅之,否则何足言功夫哉。 万事萌芽,在乎一心。心动则机动,机动则神明而合之。故曰,至诚 之道,可以前知,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修道总是炼得一个性。有天命之性,有气质之性。本来虚灵,是天命 之性。 日用寻常,是气质之性。今一个天命之性,都为气质之性所掩。 若炼去气质之性,即现出天命之性,而道自得矣。 先天一患,本属无形,妙能生诸有形,所以为生天、生地、生人、生 物之根本也, 而道之源头在是矣。 凡人心不内守,则气自散。若能时时内观,则气自敛,调养脏腑,久 之神气充足。 古云:「常使气通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 静时炼气,动时炼心,下学之功毕矣。 须节悠。先天必须接天定。 动时茫茫,不如此心久在腔子里。学道者要先知收心法,再言静功。 欲学玄功,须先时时暝目,一日间静坐几刻,再来问道。 聪明智慧不如愚,学人只因伶俐二字,生出意见,做出许多坏事。今 欲收拾身心, 先从一个愚字起。 天之生人,人之所以生而不死者,於穆不已也。人若无此不已,则气 绝矣。 故天地以气机存,人亦以气机生。能炼住气机,便与天地同寿,便不 息了。 不息则久,中庸言之矣。 定其心神,方可言道。要入玄关,须用定力。定则静,静则生。不但 静中能静, 必须动中能静,方见功夫之力。神定,内一着也。事来心应,事去心 止。 气定,外一着也。 语谨形正,语端气峻。下学要紧处,全在正气安神,忘心守口而已。 修道原从苦中来,但得清闲处便清闲,此即是道。且更须忙里偷闲, 故人能偷闲便有闲。 不然,则终身无宁唇矣。 心乃一身之主,故主人要时时在家。一时不在,则百骸乱矣,所以学 道贵恒。 始勤终怠,或作或辍,则自废也。 「四大威仪皆是假,一点灵光才是真。晦藏灵明无多照,方现真如不 二身」,则此一点, 如剑上锋,如石中火,一现即去。故修养家,要养圣胎、孕婴儿者, 此也。 功夫如不早做,及至精乾血枯,屈曲蒲团,有何益哉。 令人慕道者多矣,俗网牵人,是以道心不进。至人非不悯世,奈世人 自纠葛何。 今为学子脱此苦恼,略敷数言。夫心之动,非心也,意也。神之驰, 非神也,识也。 意多欲,识多爱。去此二贼,真性圆明。不欲何贪,不爱何求。无贪 无求,性如虚空, 烦恼妄想,皆不为累。再加炼气,金丹可成,神仙可冀。 养气只在收心。心在腔子里,则气存矣。 居尘不染尘,乃上品也。其次避之。 清静二字是换骨法。 凡人能治心,便是道中人。若全消俗障,何患乎不成。 虚之又虚,与天合体。空空空,空中有实功。若还纯寂灭,终是落顽 空。 静坐者,不在坐时静,要在常时静。 灵台不灭,慧觉常存,此道之至宝也。然无形无影,莫可明言。默以 心会,不在外求。 神乃心之苗也。面色润泽,方徵血气冲和。总要华池养得水足,意树 自然花开。 昔人教人,寻孔颜乐处。 此乐非章句可能寻,在天命也。心静则神清,神清则气和,始可得之。 下手功夫疏不得,因循无益。得一刻,便做一刻,念头须时时返照此 处。 神到则气到,气到则命坚。 敬慎二字,通天彻地。再无放心之人,能仙能佛。 人生做事,业传千古,不过此一点神光耳。然神非精不能生,而精非 静不能养。 欲至极虚极灵地位,须炼此能生、能养功夫。 道心常现,则凡念自退。一时忘道,则起一时之凡念。一念忘道,则 起一念之凡情。 须要时时提醒。 人生若幻,须要寻着真身。天下无一件是实,连此身也不是自家的, 只这一点灵光。 若无所依,到灭度时,何所随着,岂不哀哉。 焚香烹茶,是道也。即看山水云霞,亦是道。胸中只要浩浩落落,不 必定在蒲团上求道。 学道是乐事。乐则是道,苦则非道。但此乐不比俗人乐耳。 居尘世中应酬,最是妨道。人能於尘事少一分,道力即进一分。幻缘 不破,终无着处。 人当以圣贤自待,不可小视自己,则上达矣。故天下未有不圣贤的神 仙。 世人当知俭之道,俭於目可以养神,俭於言可以养气,俭於事可以养 心, 俭於欲可以养精,俭於心可以出生死,是俭为万化之柄。若不知俭之 道, 惟以刻薄悭吝是趋,则於俭之道失

文档评论(0)

136****90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10112100003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