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甘蔗螟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二).pdf

(1.6.18)--甘蔗螟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二).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2年 第2期 广西植保 GUANGXIPLANTPROTECTION2022,Vol.35.No.2 ■■■■■■■■■■ ■ ■ ■ 评论与综述 ■ ■■■■■■■■■■ 甘蔗螟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二) 摘要:甘蔗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甘蔗螟虫的危害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与质量。目前针对甘蔗螟虫的防治仍以化 学防治为主,但易造成环境污染,且防治成本高,降低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因此,推广甘蔗螟虫的生物防治是实现甘蔗螟 虫种群可持续治理的理想措施。本文综述了二点螟 [Chiloinfuscatellus (Snellen)]、条螟 [Chilosacchariphagus (Bjo- jer )]、大螟 [Sesamiainferens (Walker )]、红尾白螟 [Tryporyzaintacta (Snellen)]、黄螟 [Argyroploceschistaceana (Snel- len )]、台湾稻螟 [Chiloauricilius (Dudgeon )]、甘蔗木蠹蛾 (Phragmataeciasp.)、美洲条螟 [Diatraeasaccharalis (Fabri- cius )]8 种主要螟虫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其44 种寄生性天敌、9 种捕食性天敌和9 种病原微生物主要种类的应用现状 及防效,其性诱剂有效组分、配比、应用现状及防效,RNAi 技术的应用和防效,提出了甘蔗螟虫生物防治今后应重点研究 的方向和内容。 关键词:甘蔗;螟虫;生物防治;赤眼蜂;寄生蝇;性诱剂;RNAi 干扰 中图分类号:A435.66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8779 (2022 )02-0025-06 [96] (接上期) 治 。未来应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力度,实现绿色 虽然性诱技术的灵敏度高,但也存在一些不 防控集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足。首先,性诱剂仅诱杀雄虫,在雄虫存在多次 交配的情况下,不利于降低自然种群的子代数量。 5 RNAi技术 因此,除了积极研发性诱剂之外,还可深入研究 RNAi (RNA interference )干扰技术作为一种 能同时诱捕甘蔗螟虫雌雄虫的信息素,以提高控 特异性强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昆虫 害效果。其次,由于性诱剂针对的防治对象较单 [97] 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害虫的防治 。该技术通过显微 一,还需研发能同时诱捕多种螟虫的性诱剂,以 注射法、饲喂法、浸泡法、转染法、转基因植物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防治效率。目前,一些性诱 法、病毒介导法等将目的基因的dsRNA 导入昆虫 [94] 剂可同时诱捕二点螟和大螟 ,可在此基础上开展 体内,使功能基因沉默,影响害虫的生长发育或 深入研究,探索能同时诱捕更多螟虫的性诱剂。 致死,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2010 年和2011 年, 最后,性诱剂有效成分活性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 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使用饲喂法分别将中肠氨肽 影响,在不同地区/季节使用,防治效果存在差 酶N 同工酶基因DsAPN1、DsAPN2、DsAPN3和中 [95] 异 。因此,也可深入研究提高甘蔗螟虫性诱剂的 肠钙粘蛋白DsCAD1基因导入美洲条螟体内,但两 稳定性及延长性诱剂单次使用时间的措施。

文档评论(0)

185****8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