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制度整合与路径构建-《南方农村》(2019年4期).docx

  • 0
  • 0
  • 约3.39千字
  • 约 37页
  • 2023-06-09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制度整合与路径构建-《南方农村》(2019年4期).docx

  1. 1、本文档共37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制度整合与路径构建 作者:罗昊 来源:《南方农村》2019年第04期 摘 要:在坚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基本前提下,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必然选择。广东省阳山县利用农村土地制度的改制红利,遵循“土地整治整合——‘新四化’——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线索初步建立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经验可概括为:在制度层面,立足于县级发展规划整合不同层级政府的农业政策与制度,重视制度的延续性、整体性与靶向性;在作用路径方面,利用土地整治整合推进土地确权,建立健全农地产权交易市场,扶持家庭农场、经济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现实条件;在农业经营方式方面,探索出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经营、“农民变工人”、“委托集体代管”等模式。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制度整合;农地产权;农业经营方式 中图分类号:F32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9)03-032-07 一、前言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越发不能适应城鄉一体化的发展形势,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逐渐呈现出农业兼业化、农地非粮化、农地非农化等问题和矛盾,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1]。在此背景下,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协调好农业生产力与生产资料所有、组织与分配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上的核心议题。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2]。 在农综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结合地方实践经验全面地理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方向及路线,明晰在特定的地域背景下制度设计和地方实践相互适应的过程和机制,有助于积累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启示。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广东省阳山县自2014年开展土地确权工作起,遵循“制度调整—新四化—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发展线索,以土地产权置换和土地整治作为着力点,改善限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土地细碎化和分散化问题,在规模流转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率和农民收益,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体、制度和网络奠定了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和乡村振兴计划试点工作的排头兵,阳山县过去五年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所形成的创新经验和案例,对推动广东省乃至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阳山县基本情况 (一)社会经济情况 阳山县,位于广东省粤西北山区,隶属于清远市,全县约3418平方公里,辖12镇1乡55万人。作为省内海拔最高的县域,境内山多地少,四周较高而中间平缓,呈橄榄形态,盆地及冲击平原面积仅占10%,地表径流小,地下水丰富,多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水土流失及植被破坏等原因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低下,耕地保有量约为69万亩,石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30%,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上世纪90年代县内村民多以代耕农的身份去往他县租赁土地务农谋生。 (二)家庭承包经营情况 在实行“小块变大块、多块变少块、多处变少处”之前,阳山县土地承包户共有约9万户,户均拥有耕地4.1亩(含流转承包经营田),山区农民多以旱地为主,种植水稻为辅,传统小农经济只能勉强维持温饱,自然环境是当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毗邻珠江三角洲地区,阳山人选择了儿童、妇女和老年人留守本地务农与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最优组合形式,形成“半工半耕”的家庭代际分工模式,且主要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耕地细碎化和分散化分布的要素条件增加了务农成本和交易费用,加之家庭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帮工价格一度达到150元/天。碳氮、尿素、农药、谷种以及犁田费用约为270元,加之帮工费、收割费等费用,农业剩余产品和劳动力成本相仿,导致县内多有撂荒土地。自2011年起,阳山通过“治山”和“种林”两条道路,对15256公顷土地进行石漠化治理,耕作环境和社区得以改善。仅在2011-2015年期间,该县土地复垦面积就达到2475亩。2017年全县全年生产总值为97.7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1.78亿元,增长5.6%。在种植业方面,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81万亩,较2016年增加3.24万亩,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约为52.3万亩,种植业在播种面积、产量和总产值等指标方面都呈现稳步增长。 三、阳山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制度基础 在层级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设计中,理想状态是各级政府制定的各项支农政策能够在基层权力机关实现有机串联,实现各项政策、制度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有必要对阳山县近年来实施的相关农业政策与制度进行归纳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